252 战争阴云(2 / 2)

生产过程这么复杂,电线的成本自然也就高居不下。

所以乔治想为整个海参崴提供电力供应,还需要等待技术的全面进步,只有发电机是远远不够的。

有了发电机,电力的存储同样是大问题。

于是乔治给特斯拉的第二个任务是研究蓄电池。

别误会,乔治需要蓄电池不是为了研发电动汽车。

俄罗斯帝国和美国是时下石油产量最高的国家,在汽车领域,海参崴汽车厂的先发优势无可动摇,至少短期内没有竞争对手。

所以乔治才不会做自掘坟墓的事呢。

电池虽然不会用于电动汽车,可以应用的领域同样广泛。

乔治依稀记得,小时候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

说到手电筒——

和为整个城市提供电力相比,似乎手电筒更现实。

想生产手电筒的话,需要先有干电池。

乔治不知道干电池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他也不知道干电池是怎么做的,所以乔治就把关于手电筒的设想发给特斯拉,让特斯拉去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慢慢解决。

乔治要做的,是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击。

交流电最大的对手是直流电。

和交流电相比,直流电具有先发优势,已经在全世界铺开销售。

乔治想打破爱迪生电气公司对电力的垄断,要先从交流电机的生产做起。

和其他产品相比,交流电机的技术保密等级不高,所以乔治就把交流电机的生产放在海参崴。

订单也不用担心,单单是来自俄罗斯帝国的订单,就足够生产交流电机的工厂忙活好几年了。

乔治和尼古拉之间的关系只是出现裂痕,并没有彻底破裂,否则西伯利亚大铁路也没有修筑的必要了。

进入冬季,西伯利亚大铁路被迫停止施工,这对海参崴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通过修建海参崴到伯力和尤里耶夫之间的铁路,海参崴培养了一直可靠的铁路工人队伍。

海参崴钢铁厂的产量却严重跟不上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需求,今年年中,米哈伊尔不得不加大从美国的采购量,才没有影响到铁路的修建工作。

这两年海参崴钢铁厂的产量持续提高,尤里耶夫的钢铁厂投产后,阿穆尔的钢铁产量已经提高到15万吨。

钢铁的产量虽然在迅速提升,对钢铁的需求同样在快速增加。

西伯利亚大铁路固然重要,汽车的生产却关系到海参崴的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海参崴钢铁厂,要优先满足海参崴汽车厂的需求。

阿穆尔的城市建设同样需要大量钢铁。

海参崴还有兵工厂和造船厂呢。

所以海参崴对钢铁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

说到造船厂,海参崴造船厂今年建造了一艘商船,终于改变了只能建造渔船的尴尬局面。

这是一艘内河运输船,用于海参崴和伯力之间的水运。

和铁路相比,水运的速度虽然慢一些,但是经济性更好,同样不可忽视。

内河运输船只是尝试,接下来海参崴造船厂还会尝试建造远洋货轮,邮轮,乃至军舰。

随着亚齐的稳定,海参崴对于航运的需求越来越严重。

现在海参崴拥有的大型船只,都是从欧洲各大船厂订购的,这肯定不行。

海参崴未来出口的比例会越来越大,需要的船只越来越多。

如果海参崴没有造船厂也就算了。

既然海参崴有船厂,乔治就不会忽视造船业的发展。

别的不说,如果海参崴造船厂能造军舰,哪怕只卖给日本和清帝国,就足够让海参崴造船厂吃撑了。

两年前,清帝国为威慑日本,派舰队前往日本,引发长崎事件。

长崎事件严重刺激到日本人的自尊心,在某岛国支持下,日本开始发展海军。

清帝国也没闲着,1888年12月17日,清帝国北洋水师在刘公岛正式成立,此时清帝国的海军实力居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俄罗斯帝国的海军实力时下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可具体到西伯利亚舰队就太惨了。

时下的西伯利亚舰队,连刚刚起步的日本海军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