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小日子的底气来了(2 / 2)

内河舰队司令。

阿穆尔内河舰队除了四艘驱逐舰和一堆炮艇、巡逻艇之外,还有两艘潜艇。

这两艘潜艇虽然主要任务依然是测试,实际上已经具备作战能力,随时可以大规模列装。

阿穆尔短期内没有作战需求,潜艇还是训练为主,等到战时再大量生产也来得及。

奥斯多耶夫今年40岁,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平庸,用米柳京的话说,奥斯多耶夫最多能胜任后勤主任职位。

米柳京虽然对海军也不精通,看人还是挺准的,否则也不会早早锁定乔治。

彼得来到内河舰队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强化纪律。

不是不拿群众一根线那种纪律,阿穆尔军方根本没这种规定,也根本做不到。

彼得要求内河舰队官兵严格训练,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强化内河舰队官兵的文化水平,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而战。

俄罗斯陆军的口号是为沙皇,为帝国而战。

阿穆尔军区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为家园而战。

沙皇和帝国这些概念,对于士兵们来说太遥远,太大,远不如家人的幸福更值得关注。

俄罗斯帝国的传统是,从军既出家。

阿穆尔不提倡,不仅要求官兵们不出家,而且要加强和家庭的联系,将官兵们的幸福和家人紧紧联系到一起,这样官兵们在训练和作战的时候更有动力。

在训练中,彼得也不再局限于海参崴周边海域,上任之后就搞了一次海参崴到釜山的长途拉练。

海参崴到釜山距离并不远,1000公里恰好卡在驱逐舰航程的极限上。

釜山目前依然是西伯利亚舰队的驻地,对于阿穆尔内河舰队,西伯利亚舰队并不欢迎,既没有红毯鲜花,也没有礼炮。

彼得不生气,加煤加水之后围着半岛转一圈来到仁川。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仁川其实比釜山更适合作为军港,因为釜山距离日本太近,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可言。

仁川进可攻退可守,港口条件也不错,虽然没有列车炮,彼得却不嫌弃。

这就是彼得和阿列克谢耶夫最大的不同。

阿列克谢耶夫需要列车炮的保护才有安全感。

彼得受乔治影响,认为海军的内核是进攻,根本不需要炮台的保护,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乔治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海参崴岸防部队将列车炮卖给高丽人之后,没有急着补充列车炮,而是等更大口径的350.

阿列克谢的情报还是有误,海参崴兵工厂正在研发的舰炮口径不是340,而是350。

火炮之所以出现152、203这些奇葩口径,和皇家海军采用英制有直接关系。

152和203,换算成英制分别是6英寸和8英寸,君权级的343是13.5。

俄罗斯的计量单位是俄制,和英制以及公制并不一样。

乔治就不说和英制同样奇葩的俄制了,海参崴不想跟在英国后面苦苦追赶,要走自己的道路,所以从120毫米火炮开始,海参崴就开始采用公制。

送往圣彼得堡的203,是为了适应帝国海军。

阿穆尔军区的武器系统,都已经采用公制,让英国人自己玩去吧。

从305到350,不是简单的同比例放大而已,难度提高不止一倍。

海参崴兵工厂最大的优势在于,自己的研发遇到瓶颈,就可以前往欧洲取经。

海参崴兵工厂的40倍径305舰炮技术,就是这么来的。

海参崴兵工厂去年这方面的费用是190万卢布。

这笔费用不走海参崴兵工厂的账单,而是由尤里耶夫宫直接支付。

临近年关,尤里耶夫宫再度忙碌起来,不仅要准备圣诞树,还要准备门神和对联,主打一个东西合璧。

乔治不管这些事,12月15号,西伯利亚舰队正式移师旅顺,将旅顺作为自己的母港。

这对阿穆尔和高丽来说都是好事,但是遭到英国和日本的强烈反对。

几乎是在西伯利亚舰队入驻旅顺的同一天,英国宣布完成“富士”和“八岛”建成,不日即将交付。

和俄罗斯帝国那些四不像的战列舰不同,“富士”和“八岛”是世界一流的战列舰,这两艘军舰的交付,预示着东亚的军备竞赛,即将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