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保护费(1 / 2)

第362章 保护费

北婆罗洲公司的收益,无法跟乔治名下任何一个企业相比。

这么说吧,乔治在圣彼得堡为化妆品生产包装瓶的玻璃厂,一个月的收益,都比北婆罗洲公司一年的收益高很多。

玻璃厂现在不仅生产化妆品包装瓶,而且还生产各种工业用玻璃,阿穆尔兵工厂生产的望远镜,以及圣彼得堡仪器厂生产的显微镜,镜片同样是玻璃厂提供的。

这里就不说利润更高的墨镜镜片,以及各种近视镜和老花镜的镜片了。

所以一万镑,别说乔治,连格雷都看不上眼。

乔治睡个午觉赚的钱,都不止一万镑。

根特彻底绝望,他不知道乔治的要求是什么,也不知道北婆罗洲公司未来的命运。

乔治并不关心北婆罗洲公司的命运。

7月30号,麦里特率领美远征军第八军1.5万人从美国抵达马尼拉。

“缅因”号已经沉没,并没有计算在内。

一旦美国开始全力造舰,皇家海军在全球海洋内的优势地位,就将遭到强力挑战。

西奥多·罗斯福给乔治带来一个12艘巡洋舰的大订单。

海参崴巡洋舰在马尼拉海战,以及随后和英、法军舰对峙中表现出来的出色性能,受到乔治·杜威的高度评价。

和陆军为主的俄罗斯帝国不同,从1895年美国第一艘战列舰“缅因”号服役开始,美国到现在已经拥有5艘战列舰,还有5艘在建。

比如陆军准备不足,陆海军协同较差,登陆作战组织混乱等等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超越英国,全球第一。

那么美国占领菲律宾,则是让英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

美菲军仅伤亡119人,西班牙守军伤亡300人。

如果说俄罗斯势力入侵东南亚,为英国拉响了警报。

12艘巡洋舰并非全部在海参崴建造,由于海参崴造船厂的船台有限,只有四艘巡洋舰是在海参崴建造,剩余8艘要由美国船厂承建。

占领马尼拉的同时,美军连续占领古巴、波多黎各,以及太平洋诸岛。

战斗刚一结束,杜威便撕毁之前和义军达成的协议,不再支持义军建国,以武力逼起义军撤至郊区,美军建立军政府,独占马尼拉。

10月初,在美西战争中一战成名,曾担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的西奥多·罗斯福抵达海参崴,寻求海军技术转让的同时,希望加强俄美陆军的联系。

8月13号,美菲联军向马尼拉发起总攻,西班牙守军略作抵抗后便缴械投降。

8月12号,西班牙请求停战。

短短四个月内,菲律宾易手,整個东南亚的势力格局彻底被打乱。

所以跟美国人相比,俄罗斯外孙女婿马上就变得可爱起来。

美军在美西战争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10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开始停战谈判。

和帝俄的情况差不多,美国海军也同时兼顾大西洋和太平洋,对于巡洋舰的需求很迫切。

该给的费用肯定是不会少的。

这种订单,乔治多多益善。

技术转让也没问题,克虏伯已经开发出性能类似的装甲钢,就算乔治不转让,美国还可以去找德国人。

火炮技术才是重中之重。

美国战列舰使用的主炮,虽然应用了液压和弹簧技术,本质上还是架退炮。

海参崴巡洋舰使用的主炮是管退炮,射速比那些假“管退”快很多。

管退技术是西奥多·罗斯福此行的主要任务。

俄罗斯帝国和美国没有利益冲突,乔治同意转让火炮技术,唯一要求是美国只能自用,不能对外出售,更不能对外转让技术。

西奥多·罗斯福巴不得乔治封锁技术呢。

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好说了。

美国人确实很大方,包括四艘巡洋舰,以及舰炮和装甲技术在内,美国人一共支付给乔治4600万卢布,其中2000万是技术转让费用。

乔治·杜威买的那艘船是紧急订购,价格肯定会贵一些。

海参崴造船厂现在的订单也已经排满,为美国海军建造的巡洋舰,要到明年年底才能铺设龙骨,600万卢布一艘很合理。

合同签字当晚,乔治在迎宾馆设宴款待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在晚宴上提出,希望能派出陆军军官到阿穆尔交流学习。

别看美国人的理论知识很丰富,实际上美国既不是陆权国家,也不是海权国家,两头都不占。

美国人的野心却很大,陆军和海军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俄罗斯帝国是传统陆权国家,还在第十次俄土战争中击败死对头,自然就成为美国陆军的学习对象。

看在西奥多·罗斯福的面子上,乔治也不会拒绝交流。

这种交流好处多多。

美国陆军军官到阿穆尔学习,肯定会增加对阿穆尔的好感。

这些陆军军官在回到美国之后,也肯定会受到美国陆军的重用,到时候俄美两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