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闹够了么(2 / 2)

0个月,600天,战火烧遍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几乎所有土著部落都被牵扯其中,经济和人口损失无法估量。

也就在英国宣布布尔战争结束后,荷兰人宣称东印度的混战,至少造成200万人死亡。

这明显是瞎扯,荷兰人从来没有搞清楚东印度到底有多少人,更不知道东印度现在的情况。

不过200万还是足够骇人听闻,连尼古拉都询问这个数据的真实性。

东印度土著部落之间的混战,发生在荷兰将东印度转让给乔治之后,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那么乔治本人,以及俄罗斯王室的声誉,都会受到影响。

荷兰人正在通过宣传,试图把乔治诋毁成“屠夫”。

“怎么可能,整个东印度都没有200万人。”

乔治矢口否认,这个黑锅坚决不背。

东印度土著部落之间的混战又不是乔治造成的,目前可以确定英国和荷兰都牵扯其中。

甚至就连英国和荷兰,都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么大。

英国和荷兰的初衷,是给乔治制造麻烦,这一点确认无疑。

东印度土著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彼此之间的攻伐本来就很正常。

在得到英荷两国支持的先进武器后,都不需要有人拱火,东印度土著就会主动挑起战争。

不过遗憾的是,东印度土著没有如英荷所愿,把枪口对准东印度公司,而是挥刀砍向各自的宿敌。

乔治也是没办法,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军队,无力阻止土著之间的混战,只能在战后出手收拾残局。

山口洋和仙那,仅无人抚养的孤儿就接收了数万人之多。

说是接收,其实是从获胜的土著部落购买的,如果乔治不掏钱把他们买下来,那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根本没机会成年。

“当初我就提醒你不要买东印度,现在怎么办?”

尼古拉还是很为乔治担心。

“什么怎么办?”

乔治丝毫不担心。

尼古拉大概是觉得,东印度被打成废墟,乔治无利可图,之前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乔治却觉得一个干干净净的东印度,更有利于乔治的改造。

东印度土著部落之间的混战,结束了东印度土著割据的同时,还顺手将荷兰人遗留下来的势力一扫而空,接下来给乔治十年时间,乔治完全可以东印度打造成一个低配版的阿穆尔。

彼得其实说得对,乔治完全可以在东印度设厂,就地造船,满足东印度和亚齐的需求。

海参崴造船厂现在订单爆满,乔治自己想造船都没有船台。

东印度设厂的话,至少可以分担海参崴造船厂的一部分压力。

海参崴造船厂现在所有的船坞都在造军舰,根本没有船台用于建造民用船只。

阿穆尔和东印度对于商船,尤其远洋货轮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除了造船业之外,乔治还准备在东印度发展天然橡胶、棕榈油、蔗糖、木材、渔业,以及煤炭和石油。

当然乔治也没忘记拿下东印度的初衷——烟草。

乔治当初去东印度,只是想租地种烟叶而已。

现在没有人能阻止乔治种烟叶了,想种多少种多少。

很多人都不知道,烟草已经和天然橡胶一起,成为亚齐苏丹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去年亚齐苏丹国通过种植烟叶,获利在2000万卢布以上,亚齐苏丹国生产的卷烟,也已经开始在全球销售。

亚齐种烟叶都能赚2000万,乔治赚得自然更多。

多了不说,全装重型火炮战列舰,一年两艘丝毫没压力。

乔治也不可能放任东印度继续混乱下去。

9月中,来自阿穆尔的哥萨克,和来自亚齐苏丹国的雇佣兵分批抵达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东印度公司正式出手,平息土著部落之间的混战。

东印度公司再次向砂拉越王国发出最后通牒,如果砂拉越王国还不能平定古晋的混乱,那么东印度公司就将出手。

韦伯从罗伯茨宣布布尔战争结束的那天起,就天天盼着英军回师,帮助砂拉越王国复国。

可是事与愿违,英军不仅没有回师,而且伦敦还在从全球源源不断征调援军前往开普。

这下就算再迟钝,也知道情况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