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象牙海岸(2 / 2)

,无比舒适。

亚热带的海洋生物掠过,色彩鲜艳的鱼儿在黝黑的礁石缝隙游来游去,大型鱼类悠闲地摇晃着身躯,不紧不慢地寻找着食物。

流光溢彩的贝壳类的东西创造了富有艺术感的凸起和密密麻麻的尖的轮廓,小小的生态圈生机勃勃。

从天而降的无色光芒曾经在赤道附近显现出七彩的光泽,在这水中只剩下蓝色,越往深处,透光越少,只能看到一些岩石和大型鱼儿在昏暗中的剪影。

“啪。”

长鲨鱼用尾巴轻轻拍打林安,不知不觉间,目的地就在眼前。

“哗啦。”

林安从水下探出半个脑袋,远处是近乎雪白的沙滩,与平静、波光粼粼的水面融为一体。

岸边似乎空无一人,他们登陆的显然不是港口。

进入放空模式又确认了一遍,林安向长鲨鱼做了个“OK”的手势,跳出海面,落在一处多孔的礁石上。

举目眺望,树木引领着浓郁的高原浪潮,沿着山顶向他涌来。

面前是个从海平面逐渐上升到海拔近500米的大高原,植被从浅绿转变为深绿的稀树草原和灌木丛,山脉沿着西部边界延伸,东北角点缀着几座山峰,四大水系向南流淌。

这是象牙海岸的泻湖地区,一条狭窄的海岸带,由一片低洼的沙岛和沙洲组成,是在猛烈的海浪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泻湖与海岸线平行,通过小水道或运河相互连接,上千年冲刷形成的沙质土壤有利于椰子树和耐盐沿海灌木的生长,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不少嗷嗷直叫的孩子。

“扑通!”

水花溅起,长鲨鱼从礁石附近一跃而起,落地时又变回了人类的模样。

“大地之主”,通常和变身息息相关的介质。

“呕……”

在柔软的沙子上滚了几下,爱德华刚撑起身体,立刻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随后他趴在地上大吐特吐起来。

“可怜的孩子,他来自一个干旱的地方。”毛利人投去怜悯的目光。

“他是狮国人。”

“他来自一个傲慢地想征服大海,却从不愿意和大海共存的地方。”毛利人摘下腰间草裙的一片叶子,帮爱德华山风,“大人,需要我等待,或者是跟随你?”

“你在这照顾爱德华,我到附近转一转。”林安吩咐道。

上岸后的他在放空模式中看到了一些代表人类的光点稀稀拉拉地前往了东北角,那边似乎有些人烟。

“如果有人袭击的话,我就带他逃进大海。”毛利人拍着胸脯,“坦加罗阿不会伤害我!”

告别了昏昏沉沉的爱德华,林安带着林喜乐向光点窜动的地区走去。

象牙海岸,一个充满了欲望的名字。

第一批到达这里的西洲人是1471年的葡国人,他们抵达后,先是发现了一群不同部落的王国,而后又土壤中发现了大量金矿,于是十年后,第一个西洲殖民地就此建立。

那时候这里被称作“黄金海岸”,正如下东洲传说中的黄金国一样,是独属于大海航时代的疯狂。

黄金海岸很快吸引了大批西洲商人,不过比起黄金,他们参与更多的是市场庞大、利润可观的奴隶交易。

直到20世纪末,拉孔奥才取得了独立权。

为庆祝脱离西洲的干涉,他们将“黄金海岸”改名为“象牙海岸”。

在传说中“铺满黄金”的沙滩走了一会热,林安抬起头,一个小型的、类似马祖兹集市的交易市场映入眼帘。

海洋的腥味扑面而来,渔民们在花花绿绿的大棚底下忙来忙去,烟熏火燎的味道传入鼻腔,越来越近。

“买点这个吗?”稚嫩的声音向他搭话。

林安转过头,一名不到十岁的孩子捧着一些装在矿泉水瓶里的酱料,他的母亲则拿着一堆穿在木棍上的烤鱼。

“Attieke、Attieke。”他们用土语介绍着自己的家乡菜,“50法郎。”

林安尝了几口,瓶子里装的是是一种用木薯制成的配菜,那名母亲示意林安将它涂抹在烤鱼上,又淋上了辣番茄酱。

入口酸辣、清爽、以及些许回甘,是难得一见的美食。

林安拿出戴维赞助的钱,一口气买下小摊上的所有木薯配菜,准备带回去给世界树的众人尝尝。

母子俩千恩万谢,说着混杂法语的地方话,感谢林安的阔卓。

趁着和当地人熟络,他刚想套点情报,忽然一声不和谐的撞击声响起。

“当!”

紧接着,一个粗声粗气的吼叫响起。

“招募小时工!阿达梅克夫人招募打杂的小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