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饺子馅:太原(2 / 3)

李云龙提过几次,听说是个有能力的将领。也许在中条山战役战役之前,他新一团还要忌惮几分。

不过现在晋绥军在省内的名声都快臭了街,跟一年前相比真是判若云泥,基本上全靠往日的情分撑着。

半个小时前,新一团才刚刚光复阳泉。三五八团要是敢在老百姓面前动手,怕不是连最后一丝香火情都保不住。

这就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难之际,要是彻底失去民心,那跟自杀没什区别。

“是!”

侦察兵回岗后,丁伟摸着自己的胡渣露出淡淡的微笑。

东渡黄河时期,八路军各部都穷的叮当响,129师更是只有六门迫击炮。

就连五十万发子弹,都得陆军士气奇才亲自上门讨要。那时同志们看着晋绥军的装备,是真的眼红。

而现在,两级反转啦!阎老西不仅失去了太原兵工厂,就连十个炮团也打没了。

三五八团的美式装备和博福斯山炮的确很不错,可是你楚云飞知道什么是飓风、喷火、运输机吗?

知道全套法式步兵轻武器和伞兵的含金量吗?时代早就变了!

笑了几秒后,丁伟对着三个营喊道:

“同志们!把家底都摆出来!让友军看看咱们有没有守住阳泉的实力!”

此话一出,战士们顿时笑出了声,甚至有一种老团长回来的感觉。风水轮流转,谁会不喜欢最纯朴的装逼打脸呢。

······

就在新一团的乐子人们嘻嘻哈哈时,三五八团的气氛却不怎么好。

看着自家参谋长面色凝重地走来,沿途的士兵纷纷让路,唯恐触及对方的霉头。

“团座,已经搞清楚了。占领阳泉的部队,是八路军的新一团。”

听到自家参谋长用了占领二字时,楚云飞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他们团前几天才跟骑兵第四师换防,从中条山内部撤了回来。

虽然三五八团本次战役没有打什么硬仗,但十几日的奔波使得士兵们都很疲惫。

刚回到驻地没休息多久,阎老西便一纸军令让他们向晋省东部出击,看看能不能从八路军的手指缝里捡些小漏。

这一路上的遭遇,让楚云飞心烦意乱,无数次暗叹己方处境不妙。

以往省内的百姓们,对于晋绥军的态度还算不错。就算称不上夹道欢迎,也会在危难之际伸出援手。

可现在倒好,沿途上到大县城下到小村子,群众都用恐惧和敬畏的眼神看着他们。

那种闪躲的目光,就像是以前看军阀部队的感觉。如此大的落差,让楚云飞心里很不是滋味。

“新一团?三八六旅新一团?李云龙以前带领的部队?”

“他们有多少人,武器装备的配置如何?跟鬼子交战以后,有多少伤员?”

作为友军,楚云飞当然知道八路军基干团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他对于这种连个番号都没有的地方武装肯定没兴趣。可事情一旦跟李云龙沾亲带故,那可就要好好研究研究。

更何况能在短时间内干掉七百头鬼子,一定有着过人之处。

“对方并没有遮掩,而是选择大方展示。我跟侦察排一起去转了一圈,对方的人数比我们少,差不多在一千五百左右。”

说到这里,方立功短暂停顿,看了一眼自家团座的脸色。

“但八路军新一团已经换装了全套法式步兵轻武器,连一杆日械都没有。”

“而且他们装备了大量的迫击炮,60毫米以上的口径至少有十五门,每一门都是法国原装布朗德迫击炮。”

刚开始,楚云飞还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一千五百人只是略微超出基干团的标准。现阶段八路军在急速扩张,超编制可以理解。

但迫击炮的数量一出,直接让他破防。

“多少?十六门迫击炮?还是法国原装?”

“你是不是看错了?整个北非都凑不出来十六门原装货吧!”

虽然有些夸张,但方立功可以理解自家团座的震惊。毕竟他验货时,脸上的表情比楚云飞还要夸张。

要知道在抗战初期,很多非嫡系中央军的师级单位才有18~24门迫击炮。

就这还只是编制列表上的应发数字,考虑到果脯传统艺能卡吃拿要,实际落实以后还不知道是什么程度的缺斤少两。

再算上四年战争期间的损耗,一个三流师都不一定能凑齐16门。

就拿第六十八军来说,这支部队下属119、143和暂编第36三个师。按照编制,各师均应有18门迫击炮。

但实际上第119师只有2门炮、第143师有11门、暂编第36师有16门。全军总计只有29门迫击炮,只达到了一半稍多的满编率。

像119师这种一个师就两门迫击炮,怎么跟鬼子打?

虽然上述说的都是民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但以楚云飞对于八路军军工水平的了解。但凡其部队出现一种新式武器,要不就多久便能下放到各级部队。

毕竟今年二月份时,对方连步枪还没换装完。现在才五月,人家地方武装都用上全套法械了。

“走吧,除了晋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