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2 / 3)

都显得喜庆起来。

徽省这边管曾祖父,叫做老太。

老爷子点上一挂炮仗,在坟头前烧起了黄纸。顾远嫌烧的慢,还捡了根树枝挑了挑,直接就被老爷子夺了过去,“你把钱都弄烂了,到时候他们在下面花不出去。”

老爷子说的大多都是身边的事情,仿佛和爹妈汇报一样,说着已经不知觉红了眼。

老太太正在捏着红薯圆子,听了抬头道:“这会的玉米棒子早就已经不能吃了,老的都咬不动。”

老顾道。

顾远递上杯子,“喝!”

到了田间的一座孤坟前。

“还有一件大喜事,就是村头的侯老歪死了,哈哈,我活的比他久。他们家那会仗着男丁多,逮着我们家欺负,现在都死的差不多了,儿女也没咱家的优秀。”

老爷子磕了三个头,又轮到老顾、接着轮到顾远,“爹啊,娘啊,你大孙、重孙都来给你磕头了。”

叶文君依旧坐在锅洞前,一边塞着柴,一边两只手不时交替着伸着烤火。见到顾远回来,立刻笑吟吟的拿着火钳夹出一颗烤的外焦里嫩的红薯,用稻草一包就送了过来。

袁荭不知道事情经过,还好奇的问:“那怎么好端端的被抓起来了?”

“他前几年去城里上班,找了份工作,头一个月就拿了八千多块钱。干了小半年,就挣了十几万。老板还给他买了黄金项链,还送了一辆桑塔纳给他。”

“你是不知道,那孩子狂到什么程度,鼻孔朝天!在村里和人打牌,别人输赢也就几十、上百块钱,他一上桌,直接往桌面上摆上三五万。”

老爷子抿了一口酒,笑嘿嘿道:

“后来,村里好多人就和疯了一样,都想去他那公司上班,那孩子也不说公司在哪。还有不少人甚至逢年过节提着烟酒,给他家送礼,想要托关系进那家公司。”

“结果,年前村支书带着公安就直接上门了,车子把村头都围住了,就是怕他跑了,后来听说这孩子干了诈骗,还成了公司的骨干。公安抓到他的时候,还说他自个又偷偷开了另一家公司,准备另起炉灶!”

接着。

又说了一些村里的事情。

村里有个老太太,在田里种了一片罂粟,刚开花,公安就来铲了。后来知道种这玩意犯法,对方当时就吓瘫了。

还有哪个媳妇不孝顺,背地里骂婆婆老不死,结果对方婆婆先死,自己个亲妈第二天也死了。村里人吃了两天的席,看着她跪了两场。

还有哪家的人拔了谁家的蒜,站在田头上骂了三天。

谁家的鸡飞到了谁家的菜园里,直接就被那家给炖了吃,然后两家隔着三四里路,各自站在门口阴阳怪气的骂了一个月。

等吃的差不多了,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掏出了个红包,递给了叶文君:

“闺女,年年有余,岁岁吉祥。”

“过年的压岁钱,给你,你就收着。”叶文君还在犹豫,顾远就直接拿过来塞给叶文君,笑嘻嘻道,“我那会给压岁钱,还得磕头,不磕不给钱。我宁愿不要钱,也不磕头,到头来还是给了。”

叶文君也就收了,赶紧站起来道:

“谢谢爷爷奶奶。”

老太太又从顾远开始,家里每个孩子给了一百。

婶娘也极为不情愿的掏了一百块钱给叶文君,还小声的嘀咕着:“还没进门就给红包……”

正聊着,二姑一家赶过来拜年,大老远就听见超子在外面喊着:

“给姥姥、姥爷辞岁咯!”

于是。

赶紧收了饭桌,男人们围在牌桌上,女人们围着火盆、看着春晚。由于带了叶文君回来,今年顾远也捞到了上桌打牌的机会。

就这样热热闹闹折腾到了大半夜。

临近十二点时,老太太又烧起了锅灶,汤圆刚刚上桌,老爷子就风风火火的放起了烟花,吃完这碗汤圆,想熬夜打牌的可以继续,想睡觉的也可以上床了。

叶文君坐在锅洞门,正吃着,忽然‘咔嘣’一下,像是咬到了石子,连忙吐出来,就见到是枚钢镚:

“这是?”

“你吃到了硬币?”老太太走过来,看见了,欢喜道:“闺女吃到了,太好了,你今年一定会心想事成,财源滚滚。”

说完,还一边拍着巴掌,吆喝道:

“大家赶紧吃,叶闺女吃到了第一枚银币。锅里还有一枚,谁能吃到,今年也能心想事成!”

婶娘已经吃完了一碗,撑的直打嗝,听到这话,拿着筷子挨个的插着锅里的汤圆,显然想要找出第二个包着硬币的汤圆。

叶文君听了,忙搁下碗,对顾远说道:“我给你盛一碗?”

“不吃,太腻!”

家里的汤圆,粘了吧唧,剐嗓子,他一直不喜欢吃。

而且。

老太太素来只在汤圆里放一枚硬币,有时候大家为了吃出硬币,多吃半碗。可如果有人率先吃出硬币,那剩下的人也就没有必要死撑。所以老太太就骗人说,锅里还藏着第二枚硬币。

虽然这只是个习俗,但大家都希望能有个好兆头。

等吃完汤圆后,已经快年初一了。

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