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中原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2 / 3)

子咆哮:“你知道官家这三天为什么不上朝吗?受惊生病那是为了说来好听的,实际上是被辽国骑兵掳走了!”

“堂堂的中原上国,大送天下几百万雄兵,东京这么高的城墙,皇帝被湖人几千人就掳了去,大送还有什么脸面?啊?接下来他们要干什么?”

一众大臣都停下了争吵,脸色发白。这事儿确实太过不光彩,而且将来也充满了不好的未知。

“他们会要挟大宋,让大送割地、赔款、纳贡、称臣,要让我们拱手把大送的百姓送出去任人宰割,成为他们的两脚羊奴隶!他们又是谁的丈夫,谁的儿子,谁的媳妇?我大宋已经丢了燕云十六州,历经几朝没收回,难道还要继续丢吗?”

“契丹人的胃口有多大,你们谁知道?今天丢真定府,明天丢河东路,后天是不是要把汴梁一起送出去,啊!?”

“这……这……”蔡京一番义愤填膺的发言,镇住了朝臣,倒让人忘了问一下为什么那天辽国骑兵来的时候,城门会开着。

蔡京嗓子已经喊得嘶哑,但他片刻不放松,继续喊道:“我们就把汴梁拱手相送?大宋朝就亡了?不可能!本官告诉你们,你们或许有软骨头,但我蔡京不会同意!皇帝被抓了,我们就换皇帝,让天下人知道,我大宋绝不是任人拿捏的软脚虾!”

蔡卞哆哆嗦嗦地问道:“换,换皇帝?哥,你这,你这是杀头的大罪吧?”

众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你连皇帝都敢换,日后皇帝怎么看你?大宋朝再不杀士大夫,也容不下你。

蔡京冷笑道:“哼,太祖早言过,大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国难当头,死算什么,国朝养士百三十载,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一时间满朝朝臣都被这个cos于谦的太师震惊了,哪怕日后连苏轼、司马光这些因他而贬官的政敌知道了,都纷纷竖大拇哥。

苏轼更是为蔡京写了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据说后来苏轼可后悔了,每次谈起这首诗,都恨不得拿脑袋撞墙。后世的逼乎上更有一个很热的提问:“为什么早年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蔡太师,后来成了卖国罕见?”

笑死,打从一开始,人家就是卖国罕见。

于是在北宋于谦的带领下,去找端王赵佶登基。可是他们惊讶地发现,端王竟然并不在端王府。

那么赵佶现在在哪里呢?他在武当山出家当道士。

这位艺术家皇帝,也是出了名的道君皇帝,酷爱炼丹修道。武当派经过少林寺一战,现在如日中天,赵佶在王府每天耳朵里都灌满了。

终于他一拍大腿,走,上武当山出家!

来到武当山,拜了黄裳为师,正式成为武当二代弟子。被蔡京带着朝臣找到时,甚至还满脸不舍,对黄裳说道:“师父,等朕登基稳固天下,您可一定要到京城来继续教朕啊!”

看看,人还在武当,朕已经叫上了,谁说赵佶傻啊?次日,朝廷昭告天下,赵佶正式登基。

祝家庄。慕容复张大了嘴巴看着杨规,不知道说什么好。

过了好半天,才艰难地开口:“不是,杨老,您出去一趟,把大送的皇帝给换了?”

“这不都早就说好的事儿吗,你吃惊啥。”杨规不以为意,他还赶着办完事去看苏轼的乐子呢,“赵煦被辽国抓了,大送换了皇帝。正好,你振臂一呼,在燕云十六州造辽国的反。”

“能行吗?”慕容复有点紧张。

“当然了,你就喊着直捣黄龙、迎还一圣的口号,大送肯定会在背后默默支持你的。”

“是啊,口头支持是吧。”慕容复翻了翻白眼,“而且辽国首都它在黄龙府吗,不应该是直捣上京吗?”

“哎呀差不多一个意思。我告诉你,口头支持就不错了,你以为你被夹在中间是个什么处境,能有一方做你的盟友,让你在燕云十六州公然称王还没有后顾之忧,这就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

杨规提起笔来开始写字,一边写一边说道:“你用咱们全部渠道把这些东西散出去,就说是你写的,肯定有一大票人支持你。”

慕容复一看,纸上写的:“绍圣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这啥啊这都是?”慕容复心虚:“真要冒充是我写的?”

慕容复很想说这就是自己写的,可他实在是没那个实力啊!

“怕什么,问就说是你写的,别人再让你写你就拔剑砍他,说老子一个武将给你做什么诗词。跟娘们玩儿去吧!”杨规吹干墨迹,交给了慕容复。

慕容复只能硬着头皮去办。

当天,慕容复扯下祝家庄的面具,不装了,我是燕云十六州燕王我摊牌了。杨规剽窃的那些诗词流传出去,一时间支持者甚众,大燕成为了反攻契丹人的桥头堡。

不少大送有志报国的热血青年,纷纷北上来投,要为燕王做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