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4 / 7)

一月 , 大雪压塌了他们的茅屋 , 压垮了他们的羊圈 , 冻雨凝结的长长冰块 , 冻死了他们省吃俭用养的一两只鸡鸭 。

很多郡县都有受灾的百姓 , 但朝廷并未派人前来救援他们 , 只有少数郡县的百姓 , 才遇到了心善的长官 , 主动冒着风雪组织人手 , 为他们搭建新的保暖大棚 。

大部分失去了屋顶庇护的百姓 , 只能扫着剩下的口粮 , 沿着涨滑的道路慢慢挪动 , 渴望有人能为他们 , 暂时提供一处避寒之地 。

纵便处境到了如此艰难的地步 , 他们亦顽强地想熬过这个冬日 , 愚活着等待来年春暖花开 , 到那时 , 天是蓝的 , 地是黄的 , 田间地头又会布满一大片绿汪汪的色泽绿色 , 是所有燕国百姓最喜欢的色彩 , 因为它意味着 , 隆冬时节终于过去了一一世间 , 约摸没有一个穷人是喜欢冬日的 , 对失去房屋的燕人而言 , 更是如此 。

但努力想熬过这个冬天的许多人 , 都死在了凝结着坚硬冻雨的路上 , 他们的尸体 , 迅速被冻雨一视同仁地包裹起来 , 被留在道路上 , 充当后来的路人摸索着行路的拐杖 。

燕王早就知晓灾情了 , 但他并不肯耗费人手管这些贱民 。

在燕国 , 哪个冬日不会冻死些非要出门捡柴的卑贱小民 ? 对他来说 , 这些不知死活的愚蠢贱民 , 死便死了 , 谁让他们命贱呢 ?

而更多未受灾的燕人 , 这个冬日也过得很难 , 虽然苦寒的地势环境 , 让他们无比勤劳 , 早早便趁着忙完秋收的农闲时节 , 悄悄上山砍了许多柴火园积在小院之中 。

但今年着实太过寒冷 , 任是格外抗冻的他们 , 亦不得不每日多烧两根木头取暖 , 如此一来 , 固积的柴火自然消耗得极快 , 而屋外又有冻雨 , 这样的天气 , 根本无法出门捡拾被大雪压倒的树枝 。

如今已是二月 , 每一百姓都在盼着春天早日到来 , 那一抹充满希望的嫩绿早日降临 , 哪知在他们的翘首以盼中 , 等来的却是燕王还要征兵的诏令 , 等来的却是燕王临时加征两成税赋的诏令 !

再次加征士卒 , 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春耕的劳力 ; 加征两成税赋 , 意味着他们的口粮 , 无法维持到来年秋收 。

这沉重的噩耗 , 如同一桶冰水迎头浇下 , 让百姓们再也看不到半分希望 。

可他们除了默默服从 , 并无旁的法子 , 忍耐苦难与不公 , 是底层庶民唯一的命运 。

正在百姓们心如死灰地按照命令 , 开始在家中麻木倒口粮时 , 两支秦军已悄然无声地 , 一支沿着涞水来到安葛城外 , 一支沿着易水来到添郡城外 。

当数番亲自上城楼督战的安葛郡守 , 在发现攻城的秦军人人皆穿着鼓鼓囊囊的厚重衣袍 , 而他们吃的军粮 、 亦是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热食时 , 心头那几分盼着秦军因不适应燕境严寒而士气菱靡的侥幸 , 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甚至 , 他还为燕国将士涌起了几分悲哀一一燕国守城士卒 , 穿得远不如秦军

睡 , 吃得远不如秦军好 , 王上还在加征税赋折腾他们的家人 , 如此一来 , 燕军士气如何能比得过对方 ?

而恰好 , 他前些日子 , 也在主动组织人手为灾民搭棚 、 掩埋道旁冻死的灾民 ,

是一个真正将底层士卒庶民当人看的官员 。

是以 , 坚守城池三日后 , 在秦军拖出驰车装上巨弩 , 准备以箭弩强攻之时 , 他便干脆利落下达了开门投降的命令 。

世人皆称秦王乃虎狼之君 , 可他却从秦军全员厚装的军资装备看出 , 秦王 , 是把卑微士卒的命 , 也当成人命的仁善君王 。

两相对比之下 , 前几月加征士卒 、 却不肯拨款加做冬袍的燕王 , 在灾年对百姓加征税赋的燕王 , 哪里值得燕军白白丢掉性命 ? 总归 , 秦国有一箭连发三弓之巨弩 ,

这安葛郡迟早也是守不住的 。

于是 , 刚摆出攻城架势的李信 , 莫名其妙嬴得了首战大捷 , 不损一兵一卒便打开了燕国大门 。

而桓猗 , 虽未遥到这般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 却也凭借射程一百五十步的巨弩 ,

狠狠打击了燕军士气 , 不到半月 , 秦军便占领了深郡 。

秦军如今的作战攻略 , 乃是 “ 先礼后兵 “, 顾名思义 , 在摆出架势威愿后 , 他 f

并不会马上发起攻击 , 而是试图如攻韩攻魏那般先以 “ 仁义 “ 劝降 。

在尽量减少自身损失的前提下 , 设法攻下更多城池 , 是秦王嬗政对他们攻城的首要要求一一但凡涉及救助民生之事 , 将领皆可直接允诺 , 待胜仗后朝廷自会派出官员核实克现 。

于是这一遭 , 李信与桓猗便抓住燕国雪灾冰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