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吉大港(2 / 3)

大明1860 飞天缆车 2077 字 11天前

“这是黑龙江将军送来的东珠,本宫一时间倒是用不着,索性就送给你吧!”

李莲英忙跪地感谢,然后就领着东珠离去。

皇后的赏赐光明正大,他可不敢不接。

回到乾清宫的途中,他正好碰到了石大福。

这位东厂提督兼司礼监秉笔太监,面露思考,脚步匆匆,显然是皇帝交代的任务。

“干爹!”李莲英清脆地叫了一声。

“在外面就别这样!”闻言,石大福神情紧张,拉扯着他来到了拐角:“你如今是陛下的贴身太监,得讲究些。”

“是!”李莲英忙点头。

“我这次来,陛下倒是交代了一些事……”石大福述说着皇帝吩咐,让他找一些速生树木的疑惑。

李莲英则道:“陛下今个去了城外,见着山丘荒芜,连根杂草都见不着,所以就想着找一些速生木过来。”

“一来可以点缀一番,二来可以让百姓们进行砍伐取暖,这可是造福百姓的事,干爹你可抓点紧——”

“这件事我自然明白!”

石大福振奋起来,然后对着李莲英严肃道:“记住,陛下的行踪莫要透露出去,这可是关乎你的前途……”

李莲英自然满口答应。

孰料,石大福话音一转,低声道:“我听说张文州力不从心,想要退下来守皇陵?”

张文州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整个后宫宦官的首领,也是服侍宣仁皇帝十几年的老臣,在宫中的关系可以说是盘根错节。

但有句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

魏王上位后,他张文州自然得退下来,给皇帝的新臣让位。

李莲英低声道:“是有这件事,张文州借着年岁大了,想去给明宗皇帝守皇陵,但是陛下给否了。”

“为何?”石大福面露不甘。

“以儿子来看,应该是为了宫中和内廷的安稳着想,再过一年半载就不一定了……”

李莲英开口道。

实际上,虽然世祖皇帝依旧保留着司礼监,但那么多皇帝以来,只有在高宗朝大展威风,替高宗皇帝把握大权。

但那是特例,毕竟高宗幼年即位,对文臣天然就不信任,而但凡是成年君主,都会大权在握,司礼监只能是辅佐。

昭宗皇帝倒是个好机会,可惜早夭了。

在今上即位后,司礼监这样的鸡肋,自然是维持安稳为要,换不换人对于皇帝没区别。

但这话却不能对干爹说。

“嗯!”石大福点点头,心情平复来些:“莲英呀,你不要嫌干爹啰嗦,如今你是陛下跟边的红人,巴结的人不计可数。”

“但仍旧要维持本心,谨小慎微才能在后宫中活得更长久。”

李莲英自然满口答应。

待其离去后,李莲英目送其身影离去,嘴边嘀咕着:“秉笔要升掌印,这官位什么时候才让人满足呀!!”

他迈着步伐,一路上享受着宫女宦官的行礼,微微点头。

在皇帝面前谨小慎微,但在这群人面前,可无须如此。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他自然知晓媚上欺下的道理。

……

吉大港。

作为雍国唯一的出海港口,以及割让孟加拉地区后剩余的仅有肥沃之地,这里依旧留着近三百万孟加拉人。

不过,对于之前的两千万木斯林人口的巨大负担相比,这三百万人就不值一提了。

雍国如今的总人口,虽然已经不足七百万,对仍旧能够控制住吉大港,也就是这片所谓的东孟加拉地区。

随着之前协议的达成,湘、卫、蓟,缅甸等数个藩国,纷纷派遣兵马抵达吉大港,换上了雍国的军装,彻底变成了雍军。

一万八千名军人,以及数十万银圆抵达吉大港,极大的助涨了雍国的士气。

南洋总督谋划如此,这些军队就名正言顺的归属于南洋总督指挥,即代理总兵顾海道。

行走在吉大港,顾海道完全感受到了异域风情,或者说是印度半岛的风景。

在这里,孟加拉人多光着上半身,带着圆帽,多半的皮肤漆黑,密密麻麻,占据了整个吉大港的九成人口。

而汉人,也就是雍国人,则寥寥十来万。

他们是商人,官僚,军队,以及部分的手工业者,是整个东孟加拉地区的上层人物。

庞大的孟加拉人口一如既往地喜爱咖喱和洋葱,整个市场上遍地都是。

脏乱差,在吉大港屡见不鲜。

不过,让他松了口气的是,这里的环境还不错。

来到东孟加拉总督府,总督述说着情况:

整个东孟加拉,每年能够生产数十万匹布,以及数百万石大米,以及各种的香料。

而且,借着吉大港的便利,这里更是东西汇集的中转站,造船业和修船业都很繁荣,从事搬运工人的数量发达了五万余人。

但不管怎么说,这里一年三熟,虽然比不上中孟加拉地区那样一年四熟那种,但也是肥沃之地。

说到这里,总督愤愤不平道:“那些英格兰人简直是毫不羞耻,和约签订没几年就想违背。”

“达卡城内的军队,已经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