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冲突(1 / 2)

临近春节,松江客运站门前,人来人往,一片喧嚣。

虽然没有后世春运般人挤人的壮观景象,但也初具规模。

得益于改革开放,农民不局限于在庄稼地里刨食,多了进城务工这一选择。

李卫民和王全行走其中,不知道拒绝了多少过来“搭讪”的人们。

如果对这时候的客运站,表达出直观的感受就是混乱,也因为混乱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土壤。

扒窃、行骗.....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

在八九十年代像是客运站、火车站这一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方圆二公里没有“好人”,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到了镇上下车,时间已经临近了下午。

这个点来镇上的人不见丝毫减少,摆摊的商贩把自己捂个严实,每每有客人驻足都会热情的招呼。

镇子上没有友谊商店,买一些市面上没有的东西只能凭票去供销社。

这里里的“服务”景象,与外面的个体户,算是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这里进进出出的人们,却早已形成了习惯。

手里拿着一大堆票的王全,充分的展现出了暴发户的嘴脸,引得不少人频频侧目。

当然,这时候的人们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暴发户”这个词汇,人们看向他的目光更多的是羡慕。

王全仿佛很享受这样的目光,没一会的功夫,面前已经堆了各种商品。

李卫民对此表示无语,按照他的想法是先回屯子,把拖拉机开来再置办年货,这家伙却说啥都不干,非要把东西先买了拿回去。

这种行为,明显就是要“臭显摆”。

劝说无果后,也就任他去了,毕竟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

如今的屯子里家家人不少,再加上实在亲戚年前得走动,为了照顾全面,王全着实没少买。

在李卫民的注视下,光是大团结王全就给出了好几张。

镇子离靠山屯还有十几里地的距离,再加上天冷路滑,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说不上得走到啥时候。

李卫民见此,从王全塞给他的一大推票里,翻找了一遍,还真找到了一张全国通用的自行车票。

这时候国营的自行车品牌就那几个,李卫民直接让营业员推了一辆凤凰的二八自行车。

138块钱,连钱带票给了营业员,看着眼前油光锃亮的交通工具,李卫民还是颇为满意。

有了这东西,到时候把王全买的东西往车把上一挂,推着总比走着省事不是。

记忆里,家里买的第一辆自行车,还是在87年以后,那时候老四上了中学,每天上下学离家里较远,加上老四一直在他耳边叨咕,这才自掏腰包给她买了一辆,如今也算是提前圆了她的梦了。

推着自行车,和王全俩人还没等走出镇子,李卫民就注意到,身后跟着几个鬼鬼祟祟的半大小子。

起初李卫民还以为是巧合顺路的,然而走了好半天,这帮人还在后面远远的吊着。

这时的李卫民也反应过来,这他娘的是让人给盯上了。

这年代因为治安环境的原因,拦路抢劫的不少,没成想这刚回来就让他给遇见了,联想到王全刚刚在供销社里大肆购物,让人惦记上也就不再奇怪。

财不外漏,老祖宗总结下来智慧经验,可不是空穴来风。

“咱俩被人盯上了。”

既然提前发现了被人惦记,肯定不能坐以待毙,这时候敢干这事的没有一个善茬子,看那几个人年龄不大,没准是个“老手”。

示意了下王全,如今的王全也是见过世面,闻言并没慌张,先是不留痕迹的向后瞟了一眼,随后骂道。

“妈的,我去会会他们几个。”

别看王全平时没个脾气,这要是真碰到事了,也是个敢动手的主。

“你先等会。”

李卫民出言阻止了想要回身的王全,刚才趁着间隙,他细数了一下后面跟着的能有五个人,王全要是这样莽上去,没准得吃个亏。

“先往前走走,这里人多,这几个小子一时半会动不了手,看看去哪找个“家伙事”过来。”

渐渐的俩人推着自行车出了镇子,路上的行人也减少了许多。

然而如今的路面都被积雪给覆盖,俩人走了一路,也没找到什么趁手的家伙事。

李卫民心里叹了口气,这一路上,别说个砖头子,就是大一点的冰块也没见着。

在往前走人越来越少,他知道不能等了,这要是一会真动起手来,赤手空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