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乡镇企业(1 / 2)

在经济改革的长河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共出现了三种企业模式。

珠三角模式,由海外同胞投资兴建,多为外向型经济。

温台模式,多由个体手工业者建立,但是挂靠在集体经济和国有企业下,俗称戴帽子。

最后一种就是苏南模式,由原来的社队企业演变而来,由村、乡、镇政府建立和拥有,也是在如今最流行的一种企业模式。

到了晚上,打探消息的李卫东回来,带给了一则李卫民意料之中的消息。

东山屯和王家屯惦记采石场的牵头之人,正是各自的屯子里大队委员会的大队长带头。

如今国家高喊经济改革的口号,特别对乡村经济的发展,落下了一系列的政策。

这也使得一些有心之人的心思开始活泛了起来。

听完了老三的话,李卫民想了一下,让他去把二叔和三叔叫了过来。

起初,李国华和李国有二兄弟,对李卫民叫二人过来的目的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见状,李卫民也没有兜圈子,毕竟他想要接手这个采石场的目的,也是想帮衬着这俩个叔叔一把。

随着李卫民的讲述,本就思想活跃的俩人也明白了李卫民的意思。

同样在采石场跑运输的二人,对于今天的采石厂发生的事情也有所耳闻,只不过因为今天俩人去的较晚,没有赶上而已。

“卫民你的意思是?“

李国华难掩脸上的喜色。

虽然当初李卫民答应帮他和老三李国有张罗开个砖厂和沙厂所用的资金。

但是现在听到李卫民想要把采石场接手过来由他们两兄弟经营,还是忍不住心脏跳动。

别看他们俩可能是亏了,但是在采石场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这俩人可是知道,这一个采石场的规模就可顶的上一个小型砖厂和沙厂了。

“叔,接手采石场的钱我来想办法,你俩回头得去一趟大队长的家里,这个采石场咱就挂靠在屯子里....”

对于接手采石场的的价格,李卫东也从杨国邦嘴里问了出来。

10万,放到现在,绝对的一笔巨款,这还是李卫民估量着,多半是杨国邦着急出手,不然这个价格,肯定只高不低。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乡镇企业可是在这场经济改革浪潮中绝对的造富机器。

如今松江那边和苏l的贸易已经走上了正轨,他曾经估算过,以目前王全与安东的交易量来说,这一趟下来他就能有4万左右的利润,按照一个月可以来回跑两趟,就是8多万的大团结。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其中的利润肯定还会成倍的增长。

手里有了充足的资金,乡镇企业到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向。

如今的李卫民念头已是通达,对于未来的路,早就有了明确的规划。

如今的国内百业待兴,凭借过来人的身份,虽然有着先知先觉的优势,但是肯定不能事事亲为,那么投资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这也符合他内心的初衷,做一名隐形富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上辈子的所见所闻,让他深知这八字的深意。

和二个叔叔聊了挺晚,这期间李国栋不时的过来打上一晃,然而,只要他一进屋。李卫民就不留痕迹的转移话题。

倒不是他有意瞒着自家老子,只是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万一自家老子哪根筋搭错,脾气一上来,又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的,到时候他少不了挨上一顿臭骂。

李国华和李国有两兄弟,对自己这个大哥,也是十分了解,只不过在配合李卫民的同时,心里也是忍不住感叹,整个老李家,这是借上了李卫民的力了。

靠山屯的大队长名叫王义举是王全快要出了“五服”的叔叔。

王全老子当年能在生产队里赶车,和这方面也是脱不了关系。

临近中午,王义举进了家门,李国栋正拾到院子。

再过几天就是要“春忙”,先把自家前后院子收拾利索,也是李国栋一直以来的传统。

“国栋,忙着那!”

刚进院门的王义举就对着李国栋招呼一声。

李国栋这人从生产队时期,就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因此在整个屯子里的风评一直不错。

特别是如今的李卫民和李卫东两兄弟,在整个靠山屯里也是个名人。

父凭子贵,大队里的人平时看到李国栋也都唠上几句。

“义举,今天咋这么闲。”

李国栋这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