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露布传捷!天心殿事(1 / 2)

第365章 露布传捷!天心殿事

王则在成都见惯了大明官场的各种潜规则,此时不禁习惯性代入,道:“或许只是为了名声好,走个流程,到时崋军主力并不会真的给购买这批粮草的银钱?”

王行俭道:“可若是崋军真的给了呢?”

王则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道:“那这天下便真该为大崋所有了。”

随即,他便想到了如今的成都民乱,以廖大亨此前的表现,以及成都明军的成色,多半还未将民乱镇压下去。

而以进入崋军的表现来看,只怕很快就能攻入成都府,一如在夔州、重庆两府那般,势如破竹。

也许到时候真的会像当初王行俭所说的,成都民乱得靠崋军平定。

当夜,崋军驻扎在重庆城外,果真没有一人入城。

便是城郭百姓,也不曾有人被打扰。

次日,长江水师的两个团留下,毛诚国则率领第九旅走陆路前往壁山。

因为时间紧急,以及别的一些原因,重庆王行俭等人降崋前并没有联络壁山知县。

但当壁山知县得知崋军攻来,知府等都已易帜降崋,也没抵抗,同样献城降崋。

第九旅过了米粮关,倒是遇到大足知县紧闭城门,欲据城顽抗。

结果城中乡勇在城头反水,直接绑了这位对大明忠贞不二的知县,献城投降。

于是,又一座城池不攻而下。

这对毛诚国来讲是好事,九月一日,他终于带着第九旅攻入了成都府内江县···

九月一日。

湖南府治长沙。

今秋乡试的最后一场,御选科,刚结束。

不少从考场中走出的考生都垂头丧气,便连王夫之三兄弟也是如此。

老二王参之一脸感慨地道:“真没想到,这御选科算术题竟这般多,而且越是后面的越难。此前恶补了那么多算术知识,我确信做对的也仅有五道题而已。”

王介之听了苦笑,“二弟比我强,我确定做对的只有三道。三弟,你呢?”

御选科的算术题足有三十道,而且都要求写出解题过程,确实颇难。

王夫之闻言同样露出苦笑,道:“我也只确信做对七道而已。”

王介之道:“看来我们三兄弟都不可能被选入那科学院学习了。”

一般人担心进入科学院会丧失考进士的资格,但王朝聘、王家聘经过研究,确认为大崋这新出现的科学院既与通政院、翰林院并列,绝非寻常。

若能进入其中,将来即便不被大崋皇帝重用,也很可能成为翰林学士那般的清贵官员。

王夫之对能否进入科学院并不在意,所以算术题虽然考得差,却也并未太过影响他的心情。

他道:“相较于算术题,我倒是觉得御选科中的政务题更有意思,甚至比乡试第二场的判更接近实际政务。

可惜我家此前不曾有人为官吏,对官府衙门的庶务了解不多,这些政务题我也只能凭借自身理解去做。”

“可不是。”王参之一脸郁闷,他感觉政务题做也很差,“没想到衙门中的事务竟如此繁琐艰难,也不知那些积年老吏是如何处理的,甚至还要霸占着吏员位置以传家。”

王介之道:“以前衡阳县里的吏员如何办事的,你们又不是没见过。他们这些人,若真按朝廷条例,规规矩矩地办事,自然繁琐艰难。

可若是按官场潜规则办事,按他们的惯例办事,那便容易多了,也好捞好处。”

顿了顿,王介之又道:“你们也别太丧气,虽然我们御选科没考好,但乡试前三场却自觉考得不错,也许有谁能中举呢。”

因为天色已晚,三人只得明天回衡阳,离开考场后便到之前下榻的客栈歇息。

次日一早,三人吃过饭,便出城准备回往衡阳。

乡试结果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出来,再加上考生都是本省人,因此大多不会在省城等,而是各自回家。待乡试放榜后,若谁中举,自有差役前来报喜。

当然,也有小部分人因太过关心乡试结果,又不差钱,便一直住在省城等结果。

王家并不算富裕,衡阳离长沙又近,自然没必要在长沙等。

来到城外湘江边的码头,三人正准备登船,便见一条帆桨快船在附近的官用码头靠岸。

一个吏员从船上下来,直奔那码头附近的驿站,要了一匹马,便将一个长条旗帜举起来,骑马向城中跑去。

看到这情景,王夫之三人脑海中立即冒出四个字——露布传捷!

果然,那报捷吏员坐在马背上高喊着向城中小跑而去——

“重庆大捷!”

“西路军先锋勇诚伯下忠州,明重庆知府率领府城、江津、长寿、涪州、酆都等城易帜归降!”

等那吏员报捷的声音远去,码头众多百姓才回过神来,顿时兴奋地议论起来。

“崋军这就拿下重庆府了?可真快啊!”

“按捷报传递的时间算,应该好几天前就拿下了。”

“真没想到,重庆知府竟然直接归降了。”

“怎么,难道伱希望那重庆知府顽抗崋军?”

“那倒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