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大顺想继承大明政治遗产(1 / 2)

第384章 大顺想继承大明政治遗产

李自成的感慨并非装模作样。

到了他这个层次,已然明悟,过去这些年他这类人所受的苦难并非全因崇祯,而是与整个大明朝上下都有关系。

事实上,李自成小时候家里日子就很难过。

那时还是万历年间,陕北已然灾荒连年,可官府不仅不赈济,便是税赋都丝毫不减。家中过不下去,便将他舍给当地一座小寺庙当和尚,名黄来僧。

当和尚也免不了干活、受苦,他便靠着给乡里的艾老爷放羊度日。

随后他十几岁丧母,不久又丧父,就此无依无靠,便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

本以为当上了大明的公务员编外,算是端上了铁饭碗,日子该好过起来了。

起初,他日子确实比之前好过了点,甚至还能借到钱娶了媳妇。本以为等靠着驿站的薪水还完娶媳妇欠的债,就能让媳妇生养孩子,好好地把日子过下去。

谁知好景不长,没两年就碰上崇祯皇帝精简驿站(并非裁撤,而是对驿站体系进行改革,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当然,政策下来后,底下官吏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回事)。

他因为关系不够硬,又倒霉地丢失了公文,便被裁撤,失业回家。

没了工作,之前为结婚跟艾举人借的钱自然就没法按月还了。

因为欠债不还,他被艾举人告上了县衙,游街示众,将要站枷而死(站枷并非死刑,但往往有犯人坚持不住,因此而死)。

幸亏侄儿李过带着几个亲友将他救了出来。

之后几人出于气愤等原因,便杀死了债主艾举人。

回到家中,他竟又碰到妻子韩金儿与同村地痞盖虎通奸!当时盖虎追之不及,他一怒之下就将韩金儿给杀了!

两条人命在身,其中一位还是举人老爷,他继续留在乡里必然是要被抓捕处斩的。

于是改名李自成,逃到甘州投军。

当边军的日子也苦,但那时李自成真没想造反——大明这么大,朱家皇帝统治天下两百多年,哪儿是那么容易推翻的?

更何况,早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底层百姓中名声还是不差的。

谁知他当兵没多久,就碰到建奴入寇(崇祯二年首次建奴入寇),他所属边军被调往京师勤王救驾。

这本是有机会立功的好事。

结果上面本就欠着两三个月的饷银不发不说,临开拔了,居然都不让大家伙儿吃上一顿包饭,路上伙食也是经常克扣,当士卒们经常饿肚子。

于是走到榆中,便有底层军官发动兵变,杀了参将和当地县令,就此造反。

李自成当时是被裹挟的,但后来就发现,造反虽然危险,可日子却过得比以前痛快多了。

他索性死心塌地地反明。

但那时他绝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竟能率领几十万大军攻入北京城,逼得崇祯自挂在一棵歪脖子老树上。而他,曾经的黄来僧、放羊娃、驿站小卒、边军一小兵,竟坐在了这九五至尊的龙椅上!

岂能不令人感慨?

对崇祯他自然曾深深痛恨过,但当攻破北京城,得知崇祯自缢,他便对崇祯没什么恨意了。

至于眼前崇祯的三个儿子,年纪最大的太子朱慈烺也才十四岁,定王朱慈炯则十岁,永王朱慈炤更是只有九岁。

三人本由崇祯安排躲在了国仗周奎府内,另外还有一位被砍伤了的坤兴公主朱媺娖,本意是想让周奎保三人一命,设法将他们送出城去。

却没想到,那周奎贪生怕死,六亲不认,竟主动将四人都交了出来。

坤兴公主因为伤重,还躺在床上,这才没被李自成招来问话。

心里感慨完,李自成想起正事,于是看着朱慈烺道:“朕虽可饶你们一命,却不能白养着你们,但只要你肯公开投降我大顺,朕便可保伱们兄弟几个一世富贵。”

朱慈烺虽然只有十四岁,但多年受儒家思想熏陶,此时虽然紧张害怕,但还是梗着脖子道:“我乃大明太子,怎可投降?今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我弟弟、妹妹尚且年幼,不懂事,希望阁下能饶他们一命。”

李自成听了叹道:“你倒是个有骨气的,你父亲也是——可惜不会治国。”

说完,李自成便挥手道:“来人,将他们带下去好生看管,若无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触!”

“遵命!”

殿内几个大顺侍卫应了一声,便将三兄弟带走了。

李自成这才看向殿内的李岩、牛金星、王邻臣等文臣。

“这朱慈烺虽年少,却有骨气,若是再逼迫,恐怕真会寻死。几位还请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岩此时神情略有点恍惚,一时没吭声。

牛金星则笑道:“陛下,此事好办,只需陛下发出一份圣旨,昭告天下,封朱慈烺一个虚爵即可。

这样一来,在天下人眼中,朱慈烺必然是降了我大顺的,必然怎会得陛下封爵呢?”

原来李自成之所以想让朱慈烺公开降顺,便是牛金星、李岩等人提议,可以借朱慈烺大明太子的身份,让大顺顺理成章的继承大明国祚,也即是政治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