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挟持靖江王(1 / 2)

当刘升坐镇南京搞内政时,崋军在广西、贵州的军事行动势如破竹。

广西方面是以平南将军永兴侯李定国为主帅,贵州方面则以征西将军武陵县公赫连岳为主帅——赫连岳此前的爵位是武陵侯,去年攻取四川,方升爵为县公。

至于杨和庆、李定国分别拿下福建、广东虽然也有不小的功劳,但因为这两省都近乎整个易帜归降,所以两人功劳便没到升爵的程度,只是各有嘉奖。

同时,彭有义等去年参与北伐的一批将领也有不少封爵或升爵。

比如彭有义,便升爵为安东县公;沈万登升爵为襄阳侯县侯;袁时中升爵为得胜侯乡侯···

广西,临桂城。

此城既是桂林府治,又是巡抚衙门等广西布政使司官衙所在。

同时也是靖江王封地所在——因在桂林经营多年,又先发制人,靖江王自任残明小朝廷监国后,得以占据了桂林府。

不过靖江王传自朱元璋侄孙朱守谦,实在是朱明宗室旁系中的旁系。

所以,即便在愚忠前明的群体眼中,靖江王自任监国、欲窃据大明皇位之事也是不得人心的。

当一些人拥立桂王朱由榔即位为帝后,云桂黔等地仍终于大明的人多数都以弘光帝朱由榔为大明正统,视朱亨嘉为窃国奸贼。

所以,朱亨嘉虽然早早占据了桂林,可势力却一直都没能出桂林府,甚至在弘光朝廷的攻打下不断收缩,局限于临桂等数城。

若是没有外力干涉,或许再过一年半载,朱亨嘉的监国势力便会被弘光小朝廷所攻灭。

但怎么可能不受外力干涉?

今年秋季崋军出兵广西且不说,即便是在此之前,广西、贵州、云南亦有诸多土司乃至汉家百姓举旗造反,还有些武将或地方官只名义上尊奉弘光朝廷,实际行割据自立之事。

因此弘光小朝廷一面要同靖江王的监国势力对抗、作战,一面还要派兵剿灭那些对其有威胁的土司、农明军。

在这种情况下,弘光小朝廷在广西实际控制的地盘也相当有限,主要有柳州府、庆远府,以及思恩府、南宁府、浔州府的大部分地区。

至于更东边的平乐府、梧州府各州县,要么是已经降了崋,为崋军所占据,要么就是被野心之辈割据自立。

至于西南边的镇安、太平、思明三府及各直隶州,多为土司把控、占据,没进攻弘光小朝廷就不错了,又哪里会听其命令?

在这种情况下,李定国率领七八万崋军攻进广西,自然是无人可挡,势如破竹。

弘光小朝廷在攻打靖江王监国势力时表现尚可,可在面对崋军时却不堪一击,地方文官、武将多有望风而逃或献城投降的。

不过半月时间,崋军就先后攻下了梧州、平乐以及柳州府南部,如今更是挥军北上,与从湖南南下的一支崋军偏师夹攻桂林。

在桂林府的弘光小朝廷军队或降或逃后,崋军很快就攻入了靖江王的地盘。

靖江王的兵马表现比弘光小朝廷的更加不堪,因此不过数日,一支崋军便攻到了临桂城下。

得知此消息,朱亨嘉完全没想去抵抗,而是匆忙收拾金银财宝,想要逃跑——降崋他不是没考虑过,但听说降崋的大明藩王即便能保住想性命,也保不住富贵,几乎沦为囚徒或苦役。

朱亨嘉不想丢了富贵,更不想去当苦役,再加上广西毗邻安南,他觉得只要能带着金银财宝和部份嫡系兵马逃过去,当个安南小贵族不成问题。

那样的话,不比被大崋朝廷剥夺了财产、打为苦役强多了?

至于说去安南的路怎么走,他还没想好,总之先逃出城去再说。

他想得挺好,实际行动起来确实一塌糊涂,别的不说,崋军都要兵临城下了,他才想起来逃,在很多人看来实在是愚蠢。

但朱亨嘉自己并没有觉得,他一面派人去守城,一面在王府指挥仆从收拾金银珠宝及一些贵重物品。

“把那棵紫珊瑚也抬到马车上,仔细别摔着了,若碰掉一块,孤王打断你们的腿!”

“那个谁?在干吗呢?居然敢偷孤王的金子?来人,将他拿下,斩首示众!”

“都快点,磨磨蹭蹭地没吃饭吗?!”

“···”

因为太过匆忙,组织调度无方,靖江王府屡屡出现各种突发状况,甚至有人当着朱亨嘉的面偷藏金银,惹得朱亨嘉怒斥连连,乃至大发雷霆。

就在此时,他任监国后提拔的亲军副统领焦琏带着一队亲军走了进来。

“大王,末将有要事禀报!”

“什么要事?没看到孤正忙着收拾东西吗?!”

朱亨嘉虽然不耐烦,可还是走出了厅堂,来到廊檐下——倒不是他对焦琏多么礼遇,纯粹是不想焦琏等人进去,怕这些丘八手脚不干净,偷了他的金银财宝。

他站在廊檐下,居高临下、鼻孔朝天地看着焦琏,问:“快点说,何事?”

焦琏走上前来,一抱拳道:“末将想向大王借一样东西。”

“向孤借一样东西?”

朱亨嘉先愣了下,随即就想起平日里看过的某些戏文情节——某人部下欲叛变投敌,便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