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枪炮迭代之燧发枪(1 / 2)

讯风卫在大顺是安插了不少眼线的,有的眼线甚至在大顺位居高位。

因此,虽然大顺跟清国结盟做得比较隐蔽,但还是为讯风卫所探知。

只是西安距离南京路途遥远,即便通过成都或汝阳的电报组转呈情报,同样需要不短时间。

再加上在敌境传递情报需要看时机,故而拖了一两个月才将该情报送到南京。

当然,这是顺清结盟情报重而不急的原故。若是紧急情报,讯风卫肯定会冒险,乃至做出一定牺牲,以更快的速度将情报传递过来。

刘升翻看完情报文件,神色毫无波澜,似乎对顺清结盟之事并不惊讶。

但放下文件后,他却用一种颇为失望的语气道,“原本以为李自成算个人物,能走到那个位置,该知晓一点大义,没想到他竟毫无原则的跟清虏结盟。”

马金水听了道:“从李自成过去行事来看,其人本就没多少原则,不过是比张献忠、落入才之流略强而已。

如今被我军逼得退缩至山陕两省,又屡战屡败,会选择与清虏结盟倒也不稀奇。

只不过,怕是今后顺清会约定好,一起发兵对付我大崋。”

“那又怎样?”刘升并没有觉得顺清结盟能给大崋带来多大军事压力,“明年春耕后,朕便发兵攻取山陕。灭了大顺,这顺清联盟自然就不存在了。”

刘升本就计划着明年打李自成。

如今大顺与清虏结盟,反倒是让大崋更加占据大义。

想到这里,刘升便对马金水道,“提前在山陕布置人手,待开春后我军将要攻取山陕时,将顺军与清虏结盟的消息公之于众,大肆散播,动摇其军心、民心!”

“是!”

“另外加紧接触、策反顺军内部可为我大崋所用之人。虽然如今我军战力强过顺军很多,若能策反一些顺军将领投崋,灭顺战事必将更加顺利。”

“臣定督促此事!”

“下去吧。”

“臣告退。”

待马金水退出了天心殿,刘升又想起关于顺军的另一条重要情报。

这条情报是一个月前传回来的。

说大顺的长安枪炮局仿造出了火绳枪、手榴弹、红夷大炮。

但大顺没有大崋那样配套的军工业,更没有那么先进的技术,再加上民生凋敝、物价昂贵,一杆鸟铳的造价竟高达三十几两!

当时乍看到这个消息,刘升都忍不住冒出了卖火绳枪给顺军的念头。

因为大崋火绳枪的造价如今已经降低到三两多银子一杆,比大顺造的便宜十倍!

另外,刘升虽然没亲眼看到大顺造的火绳枪,但他可以肯定,其质量必然不如大崋造的好。

所以,若提到同一个品质,大崋火绳枪还要更便宜。

但卖枪的念头很快就被刘升掐灭了。

既然决定明年灭顺,如今卖枪过去就是资敌。

大顺每多一杆枪,大崋可能就要多一个将士牺牲。

更别说如今刘升并不缺钱,至少大体上不缺。

此前攻打各地方从前明藩王、地方劣绅恶霸等大户家抄剿的钱财还有很多不说。

北美那边发现了好几个金矿,一直在出产金子。

另外,随着大崋官吏对各地的治理,很多地方税收都变得正常——今年的夏秋两税便给大崋国库增加了不少收入。

再说了,大崋士卒的抚恤金不低,即便单纯从利益的角度考虑,卖枪给敌人也是一种犯蠢的行为。

据请报上讲,除了火绳枪,大顺自造的手榴弹、红夷大炮也差强人意,未能超过前明的工艺和威力。

又因为造价问题,都只能少量装备部队。

虽然会让顺军战斗力提高一些,尤其是在守城的时候。但想凭此挡住崋军,万万不能够。

当然,肯定不能再给大顺更多发展和自我纠正的时间了——这也算是刘升确定明年春季发动灭顺战事的原因之一。

想到大顺努力在火器方面追赶崋军,刘升又想到了崋军当前火器装备。

钢制的野战炮、虎蹲炮目前仍很够用,不用急着迭代。

手榴弹也是如此。

至于枪——在他的授意和指点下,大崋秘造局已经研制出了可靠燧发枪的生产工艺。

在崋部时期,刘升选择火绳枪而非燧发枪,一个原因是燧发枪造价高。

二则,以崋部当时的工艺水平,燧发枪造出来击发率比较低,在战场上反倒不如火绳枪好用。

为什么呢?

因为燧发枪不仅需要品质优良的燧石,最重要的是要有合格的弹簧钢。

有了足够好的弹簧钢及燧石,才能造出击发率足够高的撞击式燧发枪。

崋部时期倒是可以用手工打造出少量合格弹簧钢,但想要大规模装备部队,弹簧钢的产量必须跟上,那就需要钢铁的生产工艺达到一定水平才行。

刘升虽是穿越来的,却也没办法短时间内将之实现。

自他入主南京,地盘迅速扩充,手底下的资源、人才也大大增加,这才让钢铁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在今年夏季终于达到了能较大规模生产弹簧钢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