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超五亿两!凤凰牌自行车(1 / 3)

这一队骁骑卫围过来时,便都拿出了短铳,对准了范家一行人。

如此情况,哪怕身份败露,范家也无人敢挥刀反抗,纷纷束手就擒。

范永斗不敢反抗骁骑卫,却要继续抽打挑破他身份的女儿出气,被骁骑卫队长用刀鞘抽落下马。

待将范家一行人都捆绑了,真正确认了范永斗的身份,几十名骁骑卫不禁喜笑颜开。

“听说范氏乃晋商之首,是圣上点名严办的八大家之一,咱们擒了范永斗,这回可是立功不小。”

“哈哈哈,谁说不是呢。”

“其他队估计得羡慕死咱们了。”

听到骁骑卫的议论,范永斗这才知道,刘升对晋商,尤其是他们范家,竟如此重视。

这般情况,范家如何能逃得脱。

再想起被他亲手炸死的几个妾室,范永斗后悔了,不禁癫狂地怒吼。

“为什么!为什么!”

骁骑卫队长见此,冷笑道:“为什么?你范家从勾结清虏、卖国求荣那一日起,便该料到有今日。”

范永斗忍不住辩驳,“勾结清虏,卖国求荣?这般做的商人不知多少,朝廷为何偏偏针对我范家?!”

骁骑卫队长道,“放心,此番那些勾结清虏、走私违禁品的商贾一个都跑不掉。”

听此,范永斗才知道,他们范家不过是此番朝廷铁拳之下最先被碾碎的一颗大点的沙砾而已···

乾元四年,三月下旬。

大崋朝廷绣衣卫、常备军、亲卫军、督察院联合行动。

一举查处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瞿堂、黄云发八家为首的数十家晋商。

这些晋商或是走私违禁品,或是勾结清虏为之传递情报,又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更有甚者,曾在清虏入关攻城时,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实为清虏屠城的帮凶。

大崋朝廷不仅将这些晋商中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的流放,更以告示将这些晋商所犯罪行通告各省府县,令天下百姓唾骂之。

又让史官载之于史册,令范氏等卖国之商贾遗臭万年!

一转眼到了四月。

南京紫金城,天心殿内。

刘升正听督察院、绣衣卫联合汇报此番对卖国、走私之晋商的查处结果。

事实上,在北方并不只有晋商走私、勾结清虏,北直隶、陕西也有这类商人,前明官吏、大户等同样有人参与其中。

只不过晋商之中这类人最多,对清虏的帮助也最大。

刘升既然决定清查晋商,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些人。

所以,此番实际是一次涉及陕西、山西、北直隶三省的大行动。

“此番总计查抄到黄金315万两,白银1亿3246万两有余,首饰、字画等珠宝若干,价值一时无法估算。”

“另外总计查抄得田地13万顷,房产、商铺等共1858处···”

其实此番查抄北三省走私、卖国商贾之财产的相关文书、账簿等资料,已经送至南京,交给有司重新统计。

这些文书堆积如山,刘升自然不可能亲自去察验,只需知道最后结果即可。

此时让范景文、李唯七来汇报,也不过是为了方便随时闻讯一些情况而已。

李唯七作为绣衣卫统领,几年间负责了不少查抄之事,此时听到这一个个数据,也忍不住心生感慨。

这些商贾是在是太他娘的有钱了。

但想到这这些以晋商为主的商贾,以走私乃至贩卖情报发家,三省被论罪的商人、大户加起来有一百多家。

()

李唯七便觉得,能查抄到这么多的财产是理所当然。

不过,据他所知,这里面贡献最多的还是范氏等八大家晋商。

以范氏为例。

在其来远堡、张家口堡以及介休老家的几处大宅中,便抄剿出十余万两黄金和数百万两白银。

然而这只是范氏所藏金银的小头。

其大头在范氏用穷数代人之力所修建的九处秘密钱窖中。

不是范家不能修建更多钱窖,而是迷信“九为数之极”,担心过犹不及。

对于这九座秘密钱窖的地点,范永斗宁愿被绣衣卫“审讯”至死,也不开***待。

好在知道钱窖所在的不止范永斗一人,其他范家人没范永斗这么视财如命,陆续将九大钱窖的地点都招供了出来。

当绣衣卫、督察院、骁骑卫三方联合打开了这九座钱窖后。

发现其名为钱窖,实际上里面装的几乎都是金银及一些易于保存的珠宝首饰。

且银子多被铸造成了大冬瓜状。

至于金子,不是范家不想这么做,而是金子太软,铸成冬瓜也没银子那么大的防盗效果。

最后经过统计,仅范家这九座钱窖中便有黄金近五十万两,白银八百多万两!

可以说,范氏六七代人积累,财富已经超过了前明好些藩王府!

其他七大家晋商虽然比范氏逊色不少,但加在一起,财富总数同样骇人。

再加上北三省其他一百多家被论罪的商贾,查抄的财产自然是一个惊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