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东清立足虾夷(1 / 2)

川崎正光瞧见清军拉出了二十门红夷炮,彻底清醒过来。

虽然洲琦馆这边没大炮,可福山城那边却是有的将军炮、弗朗机,他去观摩了不知多少次,深知这种大炮的威力。

“快!快躲起来!”

川崎正光惊恐地大叫,自己先跑到城寨门楼中躲避。

川崎的多数部众虽是头一次见到红夷炮,却也是认得火炮的。

洲琦馆城墙上便有五门火炮,只不过其中四门是碗口炮,惟有一门类似大明一百多年前的将军炮,口径也没比碗口炮大多少。

足轻们出于对火炮威力的故有认知,便躲在墙垛后面。

轰轰轰···

一连串的炮声响起,一枚枚铁弹带着吓人的呼啸声轰向城墙。

如洲琦馆、胜山馆这类上之国的城寨,因之前的敌人主要是虾夷人和海盗,都是没有火炮的,所以修建城墙时都挺高的,却并不厚实。

如洲琦馆城墙,高达两丈多,却只有一步多宽大概两米的样子。

且城墙还是夯土的,而非当下东方流行的包砖夯土墙。

铁弹打上去,土疙瘩立马成块地往下掉。

少数砸中墙垛的,顿时让整个墙垛都炸裂开来。

一时间,整座城寨都在颤抖。

几十个足轻虽然没死伤多少,却都吓得大喊大叫、惊慌失措。

有的足轻甚至忘记了军法,直接往城墙下跑去。

便是川崎正光都吓得瑟瑟发抖——他可是头回遭遇这么猛烈的炮轰。

“攻城!”

三轮炮轰后,耿继茂一声令下,八百多八旗汉军的将士立马扛着飞桥、云梯往洲琦城寨冲去。

一个个兴奋无比。

他们很清楚,如果不是八旗满洲、蒙古的大爷们刚下船状态不好,这种能轻易攻下的城寨决计轮不到他们。

而按照清军惯例,以及此前摄政王的许诺,攻下城池后他们是可以大肆抢掠一番的。

杀不杀平民什么的不作要求,别杀太多就没事。

王爷说了,虾夷岛的倭人不多,还是要尽量留着当奴隶,给大伙儿种田打渔挖矿什么的。

听说倭人比朝鲜人可吃苦耐劳多了。

别说川崎正光等人几乎被炮轰吓破了胆,即便没有,区区几十人也难以抵挡八百多八旗汉军的进攻。

事实上,当八旗汉军冲到城寨下,几乎没遭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轻易登上了城墙。

张勇带着十几个手下,登上城墙后,很快就杀穿,从楼梯进到城寨里面。

瞧见城中慌乱奔走的倭人,张勇举刀兴奋地高喊:“抢钱、抢粮、抢娘们儿喽!”

陆续进入城寨的八旗汉军将士都跟着发出兴奋的呼喊,冲向一个个拥有显著和族特色的民居。

很快,整个城寨都陷入了哭喊声中。

洲琦馆也就这样被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

可惜的是,耿继茂和手下的八旗汉军才在城寨中潇洒了不到半个时辰,苏克萨哈就带着几百八旗满洲过来了。

不过城寨本就不大,这时候能抢的基本都被耿继茂麾下抢完了,连川崎正光的大宅都不例外。

苏克萨哈虽然见城中死了不少倭人男子,觉得大清的财产受到了损失,脸色难看,却也不好说耿继茂什么。

一则耿继茂是怀顺王耿仲明的儿子,是小王爷。

二则,眼下大清水师还是以混编了不少朝鲜人的汉军为主,无论是为了完成满洲大迁徙,还是日后的海战,对八旗汉军都多有依赖。

因此,当见到耿()

继茂后,苏克萨哈只是冷冷地下命令,“小王爷,让你的手下别闹了,把倭人都集中起来,看管好。”

“明白。”耿继茂随意地应了声,这才带着家丁去执行命令。

如今的大清可不是当年打下北京城,准备逐鹿中原的大清,而是被崋军打得分崩离析,流亡海外的清国。

他父亲耿仲明统领大清水师大部分兵力,如今炙手可热,他耿继茂自然也就有了傲慢的本钱···

如今清军还未堕落,也没有了堕落的条件,再加上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打仗、做事效率都还蛮高的。

攻下洲琦馆的当日,苏克萨哈、耿继茂就分兵攻下了十几里外的胜山馆,就此占据了虾夷地渡岛半岛西海岸的这处天然良港。

随后,清国便以此地为依托,源源不断地将八旗兵、家属等运送过来。

正常情况下,福山城松前藩藩主所在地与胜山馆、洲琦馆每月才交流一两次,不出意外的话,至少得十天半月才会得知洲琦馆、胜山馆被清军攻占之事。

···

南京,雪花飘飘。

却是时间来到了乾元八年十二月份。

自九月份崋军攻下了整个江原道后,清军便依仗咸镜道的崇山峻岭以及数年间建造的各种险隘,与崋军进行多重抵抗、半游击式的战争。

刘升及军务院授意前线崋军稳步推进,因此后面的战事进度便慢下来。

直到十一月份,大崋才攻下咸兴城。

再往后,战事进度就更慢了。

将要到十二月时,才拿下咸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