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大蒙古国终究裂开了,谋军(1 / 2)

在大楚所处之时空,铁木真要比熊明远晚了近十年建立大蒙古国。

并且在建国不久,就遭到了大楚的征讨。

然而这却让大蒙古国相较于刘升所处时空的历史有了不同的变化。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蒙古国由孛儿只斤·铁木真在1206年所建。

然后铁木真用二十年的时间,占领金朝的大量国土,又灭亡西夏、西辽以及中亚地区的花剌子模。

并且在此期间,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大礼撒,可以说奠定了大蒙古国强大的基础。

只可惜铁木真之后的大蒙古国国主在位都比较短暂。

拖雷监国两年,太宗窝阔台在位十二年,定宗贵由在位两年,皇后海迷失临朝称制三年,宪宗蒙哥在位八年。

蒙哥去世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大蒙古国就此分裂为大元及几大汗国,算是没了。

可在大楚这一时空,因为大楚的崛起,令大蒙古国不仅难以向南扩张,早期反而要面对南边的威胁。

因此不论是最初建国的铁木真,还是其继位的子嗣,只能一门心思地往西打。

最终,他们如同历史上那般,在灭了西辽、花剌子模后,不仅占据了整个中亚,更是继续向西,占据了西亚以及东欧平原,前前后后灭亡了四十多个国家!

另外,原本历史上拖累的儿子蒙哥继位后不到八年,便在四川战死,使得大蒙古国分裂为大元和四大汗国。

但在大楚这一时空,蒙哥并未战死,而是在位近二十年,使得大蒙古国的统治变得稳固。

然而,即便是疑似明末而来的穿越者熊明远所建立的大楚,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两百年不到军政便败坏得不成样子,大蒙古国就更不用说了。

大蒙古国制度本就不如大楚完善,又地域辽阔,因此在蒙哥之后又历任数位大皇帝,终于在建国八十多年的时候,承受不住裂开了。

原本历史上,大蒙古国在蒙哥死后是分裂出去四大汗国与大元。

如今却只是分裂出三年大汗国,即金帐、伊尔、察合台,少了窝阔台汗国。

其中金帐汗国占据了辽阔的东欧平原。

伊尔汗国则占据了西亚的一大半,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伊朗国境。

察合台汗国则占据了中亚地区,包括印度北方的一小部份。

至于大蒙古国,虽然体格大大缩小,却依旧占有后世的蒙古高原、西域、哈萨克斯坦的东部,以及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

不过东边的辽东、辽西地区则一直在大楚掌控下。

大蒙古国的都城则一直设在和林,没有变过。

仅论版图的话,其依旧算是大楚这一时空版图最大的国家。

当然,刘升估摸着大蒙古国自己都未必知道他们的版图有多大。

裂开之后,大蒙古国又发展了一百余年,经历了诸多变故后,如今虽名义上仍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其内部却是几大万户大部落各自为政,大蒙古皇帝的政令几乎仅限于蒙古草原的中部地区。

不仅如此,各万户下辖的小部落也纷争不断,难以形成统一合力,更难对大楚造成大的威胁。

刘升猜测,按照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大约要不了几十年,就会有新的氏族替代孛儿只斤氏,在其领土上建立新的朝代。

届时,那些各自为政的部族,要么被征服,重归一统;要么便会趁机建国,正式独立出去。

在这份电报的最后,跟随舰队的电讯组则提起了另一件事。

北太平洋探索舰队此番一去近三年,将士们都十分的想念家人。

()

虽然他们几乎都出自海龙卫这样的精锐,但能在海外坚持三年已经很难得了。

根据电讯组汇报,最近海龙卫军中风气明显变坏,即便是施琅、王守哲也难以很好的控制。

事实上,施琅甚至有故意放纵的嫌疑。

考虑到北太平洋探索舰队此行任务已经算是超额完成,刘升觉得确实该调他们回来了。

万一发生什么变故,说不定这支舰队就陷在大楚,回不来了。

他当即道:“发报给探索舰队电讯组,他们已超额完成任务,在下一个合适的季风到来时,便回北美吧。到时候,朕会亲自去龙首县对他们进行过表彰。”

“是!”

秘书处文员飞快写下刘升的谕旨后,待刘升盖了印,便拿去天心殿后殿的电讯处发送。

刘升则坐在龙椅上,捏着下巴上的胡须沉思起来。

既然建立了大崋,他自然是希望大崋多传续一些年月。别的不说,起码要超越唐朝与带清,传承个三百年吧?

然而,大楚与大蒙古国过去这些年的变化,却让他明白,不论一个国家曾经怎样强大,又或者制度在当时看来多么合适,都会在时间的侵蚀下变得败坏。

想要延长王朝的寿命,除了后续帝王一代代的改革和修补外,也需要开国之君一开始就建立下足够良好的基础。

所谓良好的基础,除了优秀、稳固的内政体制,强大的军队,还包括广阔的疆域。

疆域大了虽然难治理,却可以提升一个王朝的底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