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打砸工厂事件(1 / 2)

刘瑞再看

叙述的是一桩案子。

苏州沈氏纺织厂遭百姓打砸毁坏,涉案人员多达三百余,大多数都是沈氏纺织厂原来的工人。

此案中虽无人死亡,但受伤者不少,且沈氏才购买没几个月的五台蒸汽纺织机器都遭到破坏,可谓损失巨大。

苏州府审判局虽然依照律法,对涉案人员进行了审判。

但苏州府毕竟是头回出现这种事,又涉及众多百姓,因此审判局在公布最终判决结果前,上报审刑部,进行请示。

审刑部给与的建议是:对涉案人员依法惩处——为首者从重处罚,从者则从轻发落。

原因是从罪者太多,且原来多是沈氏的下岗工人,因丢失了工作才闹事,其情可悯。

当然,不论处罚从重还是从轻,都是在现有律法条例内变通,不得枉法。

看到这封奏章,刘瑞不禁深深皱起眉头。

他虽然是在皇家学校上学,却并非不问俗事——在皇家学校有一门课,叫做“时事政治”,专门评讲时事。

过去几年,随着蒸汽纺织机、蒸汽织布机等机器引入民间工坊,着实给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两三年前,就有一些官方、民间的报刊报道,工人在东家引用蒸汽机器后失业,因此聚众闹事。报纸的剧情就不正面详写了,只侧面的写一些。

不过,之前大多都是“小事”,最多就是在冲突中几十人受伤而已。

如苏州沈氏纺织厂般闹得这么大的却是头一回。

涉案人员多达三百余且不说,还损坏了五台蒸汽纺织机。

刘瑞曾随刘升到南京机器局视察过。

据他所知,如今大崋的一些蒸汽机器虽然已经允许商用,引入民间,但大多价格昂贵。

而且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必须先进行申请,通过资格审查后,才能获准购买。

以蒸汽纺织机为例,每一台的售价都高达上万银元!

沈氏损失如此大,确实是惨。

但刘瑞在皇家学校上了十几年学,又受红娘子、刘升言传身教受红娘子影响更大些,感情上却更加偏向那些百姓。

他看了眼龙椅那边,见刘升正在处理奏章,便没打扰。

“孙先生。”他向孙承恩轻声招呼。

孙承恩来到他案边。

刘瑞将奏章给孙承恩看了遍,道:“本宫记得,朝廷工部曾下发过相关文件,要求引用蒸汽机器的工厂妥善安置下岗工人。对吧?”

孙承恩点头,“工部是下发过此类文件。”

刘瑞道:“此案若是因沈氏安置下岗工人不当而引起的,苏州审判局之审判是否不妥?”

“这···”孙承恩一时犹豫了,不知该怎么说。

他就是来自苏州,虽不知此事原委,却也能猜测到一二。可正因此,他才不好多说。

毕竟他是秘书郎,而非阁部大臣。平时工作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为主,而非对各种政务指手画脚。

刘瑞见孙承恩不言语,不禁皱眉,却也没追问逼迫。

他道:“派人去政务院,调来此案的详细档案。另外,再让人寻找苏州府绣衣卫近来呈送的情报,看有无与此事相关的。”

这些都是秘书处该做的事。

因此孙承恩立马应了,分派人手去做。

半个小时后,刘瑞一双剑眉皱得更深了。

沈氏对下岗工人的安置办法是“补贴三个月的薪酬”。

若是在几年前,沈氏这般安排,对下岗工人算是仁至义尽了。

因为有三个()

月的时间,这些工人完全可以再找一家工坊入职,获得工资,继续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如今苏州府的纺织工厂大工坊大都引用了蒸汽机器,又或者是使用水力纺织机器,一时间对工人的需求都在减少。

所以,沈氏这些工人下岗三个月后仍有不少没找到新工作。

这些工人几次与沈氏交涉无果,就闹出了打砸沈氏纺织厂的事件。

至于苏州绣衣卫近来呈送的情报中,有两份信息与此事相关。

其一,下岗工人对沈氏纺织厂的打砸事件中,似有其竞争对手暗中推波助澜,甚至是人为引导。

其二,沈氏与苏州审判局负责此案的几个审判员私下多有往来。相关审判员是否受贿,绣衣卫还在暗查中,尚不清楚。

了解到这些,刘瑞顿时觉得,无论沈氏还是打砸工厂的百姓为首者,都不是好人。

沈氏安置下岗工人不结合时代变化,没有尽心尽责,更有利用贿赂官员的嫌疑。

至于参与闹事的百姓,或许多数都是为了生计所迫,但为首者却有利用公众谋私的嫌疑。

那暗中推波助澜的,更是在阴谋掀起社会动乱,罪大恶极!

想到这里,刘瑞当即拿起这份奏章,向刘升讲明了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刘升听了,神色淡然,似乎毫不为此事动怒,淡淡问:“你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刘瑞道:“儿臣以为,当让审刑部、督察院派人组建调查组,联合调查此事。”

“看是否有沈氏商业对手在其中推波助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