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书信摇人,请除妖妃!(1 / 3)

铛铛铛。

赵振文在晚饭后于村口的大松树下敲响了铜锣。

听到锣声时,有的村民家还在吃晚饭,但当家人还是立马放下碗筷,向村口赶去。

因为这是村长召集各户当家人议事的锣声。

虽说到的晚了也不会有什么惩罚,但若因此被村长当中训斥,难免面子上难看。

何况,自从移民到了这虾夷岛,参与建设了这丰盛村,这里的村民都已经习惯了听号令行事。

一般来讲,都是有重要事,村长才会敲锣召集众人。

若是好事,去的晚了,落了空,后悔都来不及。

如此,没过多大会儿,丰盛村50户移民的当家人便能都来到了村口大松树附近。

其他百姓闲着,也来看热闹,还有端着碗筷的。

虽然是盛夏,但这虾夷岛天却要比山东那边黑的早点,故而赵振文在大松树下点燃了几支火把照明,以免黑暗中除了什么乱子。

瞧见各家当家人都到了,他便清了清嗓子,拿出了今日到社里开会做的会议内容记录,讲起话来。

“从去年十月份算起,大伙儿来这虾夷岛有大半年了吧?如今家家户户,至少也开垦除了十亩田地,人口多的、勤快的甚至开垦除了好几十亩。”

“眼下这春小麦就要丰收了,估摸着按社里的规矩,拿出部份粮食偿还之前借贷的种子、口粮等,各家也能有点余粮。”

“另外,农政官让我们种的土豆,看着长势也很不错,按农政官说的,过两个月同样可以收获。说是不出意外,产量会比小麦还高。”

“就算抛去土豆的产量不谈,在这虾夷岛上种小麦等,已经是我们过去在大楚难以奢求的好日子了。大伙儿说对不对?”

这些肯接受崋军安排,移民到虾夷岛来到百姓,都是比较淳朴的,想要安心过日子的那种。

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觉得未来有了奔头。

听了赵振文这番话都下意识点头,乃至出声赞同。

“村长说得对,这虾夷岛上种田确实比在山东好,起码大崋官府不像大楚官府那样征收重税,欺压我们。”

“还有农政官指导俺们种田哩!”

“老汉我就说了,往前二三十年,那大楚嘉华皇帝还没登基的时候,俺们也没过这样安心的日子。”

“今年土豆要真能像农政官说的那样也大丰收,那俺们可就能过个难得的丰年了!”

“···”

听到村民们的回应,赵振文也不禁露出了笑容,觉得这次上面派下来的任务应该很好完成。

他压了压手,示意村民们安静下来,又道:“我们是在这虾夷岛过上好日子了,可大伙儿想过没有,我们还有族人、乡亲,在山东过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呢。”

“听上面说,今年山东又有旱灾,虽不及去年大,但济南、兖州、东昌三府仍有不少灾民。”

“大崋治下的青州、登州、莱州三府虽然情况好不少,但乡亲们日子肯定没我们这儿过得好。”

“大伙儿说说,我们是不是该想办法告诉那些族人、乡亲一声,我们这儿有好日子过,让他们也过来垦荒,一起过好日子?”

很多村民听了眼睛一亮。

“村长说得对啊,我姑妈一家还在青州呢,家里一亩田地都没有,全靠给地主当佃户过日子,也不知道如今过得咋样。”

“我族好些人也都还在山东,里面没田地的人同样不少。这虾夷岛的荒地那么多,是该教他们过来一起开垦。”

“俺们虾夷岛是专门垦荒种地,可俺听说那佐渡()

岛是专门开金矿、银矿的,要是让新来的族人去那儿开采金银,以大崋官府对百姓的好,日子过得肯定也不会差。”

“佐渡岛有金矿、银矿?俺们能去吗?”

“不清楚,这个回头可以问问村长。”

“···”

听到村民们议论着,话题就歪到佐渡岛去了,赵振文不得不咳嗽几声打断。

“各位乡亲,上面说了,若各位想要将在这里过好日子的事告诉山东的亲友、族人、乡亲,可以写信让崋军舰队捎带过去。”

“我呢,就是领了社里的任务,在记下来三日中,负责给大伙儿写书信。”

“不要钱,免费的,就连笔墨纸砚,都是又社里提供。机会十分难得,错过可就未必有下次了。”

赵振文这一番话说完,村民们顿时兴奋了。

“村长,您说真的?真的免费给俺们写书信?”

“俺早就想写信寄回去了,就是不知道成不成,一直都没敢问。如今竟然能免费寄信回去,可太好了!”

“村长,山东以外的地方书信能寄过去不?俺有几个亲戚住在河北。”

“河南能寄吗?俺姐姐嫁到河南去了,之前传信儿,说日子也可难过哩。俺想让姐姐一家也迁到这儿来,到时候还方面走亲戚。”

“···”

听到村民的各种问题,赵振文耐心地一一回答。

“上面开会时说了,不论各位想把书信寄到哪里,大楚的官差都会帮忙。”

“所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