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捷(1 / 2)

大明海贼 牧尘客 1431 字 7个月前

县城北,菜市口。

随着一颗颗血肉模糊的倭寇首级被摆放在平日行刑的石台之上,最终堆叠起来一座巨大的京观。

足足三百余颗首级,全都面色青紫血肉模糊,甚至因为水泡发胀开始变形。

但没有人怀疑,这些全都是真正的倭寇。

因为堆叠在最上面那些发型独特的首级,的确就是倭人武士无疑。

随着县令刘继祖和定海卫佥事陈志安两位主管民政军政的大佬到来,整个现场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刘继祖命令主簿封子安宣读了一夜战斗的斩获,然后又让人将从倭寇船上收缴的倭寇旗帜和一些能够表明身份的衣服鞋帽和倭刀等物品与公众展示,又对参加伏击的民壮义勇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并特别表扬了不计前嫌前来协助作战的桃山义士李二郎和追随而来的一群义勇,表示这次县衙和定海卫指挥署,一定会将所有人功劳上报,为所有参加伏击战的官兵和义勇请功。

一场热闹的胜利展示活动结束之后,陈志安让人将所有首级用石灰处理之后,安排人送往宁波府请功,卫所官兵则各自回归本营,民壮义勇等解散还家。

虽然战斗已经完全结束,但这场胜利带来的轰动却无与伦比,随着三百余颗倭寇首级送往宁波府衙,宁波知府苏兆庸和一群官员被震惊的集体懵逼,等醒悟过来拿到定海县的请功呈录之后,苏兆庸这才浑身激动的发抖,安排官员去定海县核实情况,然后将这场胜利大书特书之后送往杭州呈报布政使司和都司表功。

在整个浙江上层最近因为倭寇横行导致的剧烈波折和动荡之下,这场胜利来得正是时候。

不光可以弥补此前吴彪勾结倭寇攻破定海城的过失,还能为整个浙江高层抗倭提供一份集体功劳,向朝廷和皇帝展示最近的抗倭成绩。

一个真倭在朝廷眼中,至少值十个普通大明海贼。

而一个日本大名的首级,那更是阵斩主将之功,就算是参将都足够官升一级变成副总兵。

因此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胜,获益的不光是定海县令刘继祖和定海卫代指挥佥事陈志安,还包括宁波知府苏兆庸等一群府衙官员,另外还有浙江上层和主持浙直六省抗倭的最高指挥官、临时代任总督胡宗宪。

胡宗宪,今年四十三岁,嘉靖十七年进士,字汝贞,嘉靖三十四年,以兵部右侍郎之职巡按浙直,为监察御史督导抗倭。

上个月,因为宁波爆出吴彪之事,胡宗宪和赵文华联合数次弹劾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导致二人被罢官下狱。

在赵文华的牵线搭桥下,胡宗宪搭上首辅严嵩,成功代任浙直总督,全权指挥东南六省抗倭事宜。

不过临时接手,各级军官不熟,各地卫所和营兵操练不熟,部署指挥起来总让他感到有一种无力施展的困窘。

为了急切改变当前状况,他必须尽快扭转江浙的抗倭形式,至少要用一场大胜才能为自己正名。

他知道此前张经的布置。

要想彻底平息这场持续了三个多月的倭寇入侵,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掐断徐海、陈东、麻叶、徐元亮、毛海峰等几股倭寇之间的配合和联系,就必须在苏松嘉杭之中寻找一个倭寇最为集中,来往最为活跃的区域下手,将这些倭寇团伙分割开来,然后才能逐一击破。

而这个位置,就在联络运河、吴江、太湖,水运交通最为发达的嘉兴和姑苏交界地带。

位置张经都已经选好,就在一个叫王江泾的小镇附近。

因为那座小镇四周都是河湖,被倭寇全部占领之后经营打造成了一个核心枢纽,日常聚集有数千规模,大小船舶数百艘,而且严重威胁京杭大运河的货运和漕运来往。

本来四月初狼兵和苗兵相继赶到,张经就对盘踞苏州松江的倭寇进行了一轮肃清和打击,使得苏松的倭寇形式已经大为好转,然后就开始策划这场大战。

不过随后张经被他和赵文华联手参倒入狱,这场围剿战也就只能由他来完成。

但是,苗兵和狼兵以前都是张经总督两广时候招募设立的土司兵,战斗力十分强悍,但因为张经被革职入狱,这两支军队竟然有些不太安生,指挥起来并不顺当,这也让他有些畏手畏脚,因此迟迟不敢正式动手。

杭州,总督衙门。

吴宗宪正和幕僚徐渭、郑若曾,学生蒋洲、陈可愿等人聚于地图前观摩推演军事部署。

不过推演来去,总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这场围剿战,本该是张经指挥,如果是那样,狼兵苗兵有若臂使,而且也能发挥出最强大的战斗力,但眼下,他竟然有些力不从心。

毕竟这是一场数万人的大战,堪称东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行动。

最主要的是他输不起。

一旦这场战斗行动失败,不光他这个代任总督保不住,被他参倒的张经有可能还会翻身。

因为他很清楚赵文华的尿性,前来只为了发财和抢功,但若是过错,自然只能让他来背锅了。

赵文华背后有严嵩,怎么都不会有问题,而他就很难说了,毕竟他也才刚刚通过赵文华搭上严嵩的关系,并不十分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