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刈谷军寨被烧成白地(2 / 3)

万年大明 静安法老 2655 字 2023-05-28

br>
一行人穿过树林走到了寨子边的小溪边。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娘背着脚肿的好像大象腿一样的女娘涉水过了小溪。在寨墙边有个柳条箩筐,挂在寨墙上。谦次郎看了看寨墙上没有人在。就挪开了箩筐,露出一个半人高的洞口。高大的女娘先弯腰走了进去,然后用扒犁把脚受伤的女娘拉了进去。一行人没走几步路就到了仓库门口。谦次郎三下五除二的打开了仓库的门。一行人走进去发现这里面竟然是安放火药和火铳的地方。鹿丸差点没笑出来。

谦次郎把一些布袋搬了过来给女娘们安置了一个睡觉的地方“你们先休息一下。墙上黑色的竹筒里面是黄沙,白色的是水。每三天都有人会换一次的。可以喝的。你们等我哦。等我。”谦次郎小心翼翼的出了门。随着沉重的仓库大门被关上以后,几个女娘相互看着竭力的控制自己的笑声。她们就这么轻易的进入了她们要破坏的寨子中。其中一个女娘走到仓库门边轻轻的打开仓库门把自己的身体挤了出去。剩下的人都在忙着处理她们同伴那条肿胀的小腿。结果经过几个人用药酒揉搓了一会儿。那条腿神奇的消肿了。她们从简单的行囊里面拿出了她们的夜行衣,穿上了夜行衣的他们大多是消瘦却精干的身材。滚筒式的连弩和看上去很普通却不普通的夜行衣,这夜行衣是防割的。可以在高温下维持大概二十息不被点燃。在冰冷的水中可以维持三十息的体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护穿着者。另外他们里面都穿有龟甲片串联的内甲。可以防护一般倭国长弓的攻击。不过大明的强弩就不行了。铁炮的话正面集中基本也是没有了。

倭国制成火绳枪经历了三个阶段:元至元十一年(倭文永十一年)到至元十七年蒙倭战争,倭军从作战中见到了蒙古军使用的铁火炮,从此得知世界上已经有了火药武器,这是倭国初知火器的阶段;尔后在明成化二年,中国的琉球人到倭国时传入了明铜火铳(原始手铳);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南夷(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带到了萨摩以南的种子岛,葡萄牙商人带有欧式火绳枪,嘉靖二十三年,工匠八板清定仿制出倭国最早的火枪:种子岛铳,这就是给倭国历史带来巨大变化的“铁炮传来”——火枪在倭语中写作“铁炮”。目前大明皇家陆军换装下来的火铳大量出口到倭国。各个大名都争相购买。大明的火铳主要是是擎电铳出口比较多。因为迅雷铳进行改装后是可以变成后膛枪的。这种改装成后膛发射的单打一在大明民间销售的很好。主要是定装弹药的功劳。而售卖到倭国的火药是不掺杂硝化棉的。经过了颗粒化处理的黑火药已经是发挥了黑火药最大的威力了。关键是比倭国原来自产的黑火药好用太多了。大明还接受用硫磺、硝石交易。倭国有硝但是产量很少。自用都不一定够。问题是这些玩意儿在倭国人手里面配出来的效果就是没有大明的好。最后在挣扎了几次以后就放弃了坚持,而倭国目前的金山和银山都在四海的控制之下。没有多少倭国人知道。虽然四海多少还是给倭国留了点,但是倭国人从来不晓得这钱原来是挖了他们的金山、银山而给他们的钱。还对四海感恩戴德呢。

女娘们经过换装变成了忍者特工队。而那位出去的女娘也把那些去那古野城的妈妈女娘都领了进来。不一会儿仓库里面就占满了人。这次进来的一共有二十个忍者和十五个僧兵。后面进来的把装备包都带了进来。大家换装完毕以后基本上就能分辨出忍者和僧兵的区别了。忍者的装备主要是提高迅捷和速度的装备。轻装的防护铠甲和滚筒连弩。他们的鞋子是橡胶底的。这在世界上还只有大明的战兵才有装备的高科技呢。橡胶底包裹着薄铁板除了能增加走路时候的弹性还能防止踩到陷阱暗器而受伤。滚筒内的连弩有三十支,其中二十支是麻醉、引火甚至毒烟的功能。只有十支是单纯的伤害。不过破甲有点吃力。僧兵的装备全都是增加防御和战斗力的。轻量化的全身札甲,环颈防护脖子。两臂的铁臂手可以直接硬抗倭刀的劈砍。还有铁手套防割。整个甲胄都是用轻量化的精钢甲片制造。所以防护力不会比战场上寥寥无几的倭国武士差多少。配一把破甲的直刀用于近身自卫。主要的活力输出是手中一把长柄的铁骨朵。面对那些无甲的对手,基本上一敲一个准。碰上有甲的,那铁骨朵本身就是对付甲胄的利器。有时候表面的伤害看上去还算过得去,但是里面却惨不忍睹。

一行人甚至把仓库里面的火铳都装上了弹药。如果有什么不测需要防守仓库的话。这里面五十柄火铳还是能够防守一阵的。大家做好了准备就拿出自热的饭盒,自热包由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碳酸钠等材料做成。最主要的成分是生石灰,学名氧化钙,和水接触后会产生熟石灰,释放大量热量,并产生水蒸气,达到煮熟食物的作用。这种不需要明火的自热食品包是目前大明的制式装备。在皇家陆军、舰队和炮兵、飞天兵中大量的装备。在野战厨炊车无法跟上的时候可以提供热食。这很重要!中国人的胃需要热食。有了热食中国军人的战斗力会翻倍的。

塔读^小说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