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强娃初登场(1 / 2)

菜的事情说完了,具体怎么做还得等段时间,等到菜地里的产出多了以后再说。

而今天,骆一航考虑更多的是花椒芽。

“爸,花椒芽一天能出多少?”

“咱家六十来棵树,嫩芽芽都摘了的话,一天能有四五斤吧,但不能都摘,不然不长花椒了。”

“能长多长时间?”

“十天吧?顶多半个月。”

妥了,一天四五斤,十天就是四五十斤,整个启动资金应该是足够了。

至于不能都摘?摘多了花椒结的少?那得看灵气的力量。

看到今天父母俩在饭桌上的表现之后,骆一航心里有了一個想法。

灵气滋润出来的蔬菜效果非常好,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卖高价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而钱很重要。

让父母安心需要钱,把村里的地都包了种上植物需要钱,改善生活同样需要钱。

最主要是,后面满山满谷的荒地,疏疏落落的杂草矮树,这玩意单位空间利用率太低,得进行改造,全都种满植物。

此为土木灵根的洞天福地(丐版)

这更不是小数目。

现在已经确定,灵气滋润的蔬菜品质足够。

那么问题就是怎么卖掉、卖多少钱、还有市场能不能接受。

距离地里的菜大规模成熟还有一段时间。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做个实验。

试验品就是花椒芽了。

那么新的问题,花椒芽该怎么卖呢?

虽说花椒芽是按两卖的,菜市场一两花椒芽能卖两块多钱,但是只有50来斤,全卖掉不过也就一千多块,单价翻十倍也不过万把块,杯水车薪。

初级农产品是卖不上价的,只有进行过加工,增加附加值之后,才能够获得高收入。

这个加工可以是品牌,可以是包装,可以是故事,当然也有最普遍的,把它做熟。

直接卖花椒芽(×)

花椒芽做成吃的卖(?)

可是,具体该咋弄呢?

骆一航不知道,但是有人知道。

……

吃完午饭,骆一航换了身衣服,拿上东西,骑上老爸的踏板小摩托下山,找个外援去。

出了平安沟,沿着村村通公路继续往下,有一大块平地。

听村里老人讲,这里原来也是座山,是六七十年代时候建三线厂,来了八个省的建筑队,把山头生生削平了开出来的。

开荒豆子田那天,老爷爷们讲的炸药炸山背石头,有一部分说的就是这里。

那时候不光开了山,还挖了两个大水库,后来又盖了房子,修了学校。

这片地方就成了原来机械厂的家属区。

骆一航初中高中都是在这里上的,现在厂子倒了,家属区没人了,学校也关掉了。

从家属区穿过去,沿着山路继续往下,一直到山底,有一条跟平安沟上面台子差不多的山坳里,就藏着机械厂的厂区。

那里面可大。

十几个大车间,七八栋办公楼,每个车间都有两三个篮球场那么大。

里面还有花园,车队停车场,邮局,医院,甚至还有保卫科的军火库。

可惜,现在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一堆空空的房子。

下到厂区,骆一航没有进去,而是骑着摩托车走上了当初为了工厂拉机器所修的公路,顺着公路再走一段上国道。

再在国道上又开了十来分钟,就到了镇上。

山下的镇子是一个小镇,人口还不到千人,只有一条街,长不过200米而已。

骆一航进了镇子唯一这条主街,顺着粮站、超市、小饭馆、卖电动车的、快递代收点、彩票店,一路往里,停在一栋二层小楼前面。

这栋小楼上挂着《志强农资公司》招牌,玻璃窗上用油漆写着化肥、农膜、种子、农具、微肥、激素、饲料、农药批发零售;农业机械租赁;日用百货……

其实还有办证中介,帮跑腿,代办车辆过户年检、接送站之类的业务,没有写在上面。

没办法,农资不赚钱,要开发好多副业。

大门前,房檐下,有一张躺椅。

一个年轻的胖子躺在上面呼呼大睡,手耷拉在椅子外面,手机都快掉地下了。

真羡慕他,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过上了六十多岁的生活。

骆一航下了摩托车,走到胖子身后,搓了搓手,照着胖子脑门“啪!”的来了一下。

声音那叫一个脆声。

“咋!”胖子吓了一激灵,差点从躺椅上翻下来。

抬头看见骆一航了,张口就骂:“瓜怂!”

“你个瓜娃子!”骆一航不客气,张嘴回骂。

“你个瓜怂!”

“瓜娃子!”

“瓜怂!”

“……”

经过一番友好交流,退休胖子,也就是强娃,大名叫罗志强,把骆一航让进店里。

给倒了一杯水。

“你个瓜怂啥时回滴?”

“回来差不多一礼拜了,你咋样?”骆一航接过水杯喝了一口。

“老样子呗,发不得财,也饿不死,老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