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季秋的本事!【求订!求月票!】(1 / 2)

刘琏:“!!!”

“叔父...”

“您这是...?”

季秋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刘琏的问题。

对于徐惟德被抓到这件事,季秋其实是不做指望的。

别说是一个小小的倭国。

就算是大明,想要抓到一个铁了心藏起来的人,也是难上加难。

毕竟这时候,又没有监控,更没有照片,能够提供准确的样貌特征。

甚至就算是在后世,只要耐得住清贫,往“三和大神”所在的人才市场一躲,不但饿不死,还能起到“大隐隐于市”的效果。

想要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已经潜逃的徐惟德,当真是大海捞针。

但这正合季秋的心意。

别忘了。

季秋的本事,虽然很多。

但他最擅长的,还是让人背锅!

“走,进去瞧瞧。”

“看看这個姓徐的品味如何。”

说罢,季秋也不管刘琏是个什么反应,起身便朝着宅邸深处走去。

刘琏顿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边赶忙跟上,一边很是疑惑的对着季秋,叽叽喳喳的追问道。

“叔父,你这话是啥意思啊?”

“跟那个姓徐的有啥关系?”

......

约莫一个半时辰后。

梅川苦茶子亲自到来,邀请刘琏和季秋前往宫中赴宴。

行至半路,梅川苦茶子借口要回府换上一身正式的装束,便欲离去。

季秋和刘琏,都没心思关注他如何,也就任他去了。

当梅川苦茶子再次出现在季秋面前时,脸上虽洋溢着浓浓的笑意,但眉眼之中,却是掺杂着一抹挥之不去的阴沉。

再看看刘琏,正看着面前的中式菜肴,食指大动。

中式菜肴的烹饪技法,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

别管南宋对外如何,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就是封建王朝在经济层面登峰造极的代表。

由于舍弃了半壁江山,南宋几乎所有领土,都能做到自给自足,更无需向边关输血。

这种行为从长远来看,百害而无一利,但却实打实的减少了一些底层人民的生活负担。

又由于愈发兴盛的海洋贸易,南宋手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又给了底层百姓许多谋生的路子。

码头的船夫,坊间的织女,桑农...

哪怕是出力气,一年到头获得的收益,也好过在田埂间撅着屁股种地。

具体表现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余钱。

百姓们也开始从原本的吃饱,转而更高层面的“吃好。”

甚至还诞生了《山家清供》这等看起来是菜谱,实际上就是菜谱的“著作。”

而相关的烹饪技法,也都从南宋传入到了倭国,同样是以“牛,羊”为尊,被倭国贵族视为高贵的食物,价格不菲。

而底层百姓,则是以“鸡,豕”为食。

这一现象,一直流传到了后世,对倭国的饮食习俗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天来,风餐露宿,刘琏也好,季秋也罢,根本没吃过几顿像样的饭。

如今看着一道道熟悉的“家乡菜”,倍感亲切不说,肚子的馋虫也都被纷纷勾了出来。

怀良亲王也是识相,没多废话,便宣布开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南朝王这位吉祥物,吃饱喝足,便非常识相的起身告辞。

“上使见谅...”

“我身体羸弱,无力处理朝政...”

“上使的目的,我已知晓,与诸位梁柱,还有怀良亲王商议即可。”

说罢,南朝王便急匆匆的离去了。

说来也是悲哀。

身为一国之主,在如此庄重的场合上,显得的像是个过客。

不能参与商议,更不能表达自己的态度,甚至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看着稚气未脱的南朝王,那格外沉重的背影。

季秋喝了一口清酒,将他暗暗记在了心里。

这到底是汉献帝,还是又一个明英宗?

季秋当真是很感兴趣。

“二位上使!”

“这菜肴,吃起来如何?”

刘琏擦了擦嘴,挺直了身子回答道。

“当真不错。”

“已有六分神韵。”

听罢这话,怀良亲王丝毫不觉得尴尬,只是哈哈大笑道。

“竟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待到将来我朝一统后,定要年年派出使节,向天朝学习此道。”

“争取让上使身处我朝,依旧能吃上地道的家乡菜!”

季秋看了看十分高兴的怀良亲王,心里一阵冷笑。

希望你还能活到那个时候!

简单的几句寒暄过后,怀良亲王给了梅川苦茶子一个眼神。

见状,梅川苦茶子立刻起身,恭敬的说起了正事。

“二位上使...”

“我朝提议,将双方贸易的地点,选定在京都...”

“如此一来,便可...”

“不妥!”

刘琏立刻打断梅川苦茶子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