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夫现在辞官,来得及吗?【求订!求月票!】(3 / 3)

做梦都能笑醒!

可算有人能帮忙干活了!

虽然这次朱元璋要增加的,仅仅是吏员,刘伯温也无所谓。

这种事情,一回难,二回易。

有了这次,下一次就是迟早的事!

再说了,吏员咋了?

也是能帮着干活好不好!

是以,刘伯温对这个政策格外上心,忙不迭的便询问道。

“这是大好事!”

“于国于朝,都大有益处!”

“只是不知,圣上这番是打算要招募多少吏员?”

“又打算通过何种手段招募?”

说到这,刘伯温忽然沉默,面露难色。

在心中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一向奉行“明哲保身”原则的刘伯温,当着季秋还有几个小家伙的面,直接表示道。

“不管采取何种手段...”

“总之,绝对不能让朝中的官员,自行荐举!”

说罢,刘伯温便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彷佛说这两句话,便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

对刘伯温能有这样的表现,季秋颇为意见,随即便和朱标对上了视线,意味深长。

荐举制这玩意,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靠着推荐,推举,而选拔人才的制度。

至于到底谁才是人才...

当然是那群朝中的老爷,说谁是人才,谁就是人才啊!

这群臭不要脸的,到最后甚至还搞出了个“举贤不避亲”的典故,主打的便是死不要脸!

而明朝一旦皇权失势。

朝中的官员,必定会让荐举制“死灰复燃”,拼命在朝中安排自己的亲信朋党。

号称“千古大贤”的方孝孺,就是此道高手。

建文帝这倒霉孩子,在位一共不过四年。

方孝孺硬生生通过荐举制,往朝廷里安排了几万人!

跟他一比,祁厅长都得甘拜下风!

等到老四上位,这群人一个也没落下,全都被朱棣连带着方孝孺一起送着上路了。

这也正是所谓“诛十族”的由来。

说句实在话,诛的少了!

而大明朝的方孝孺,远不止一个。

可以想象。

一旦荐举制这头“洪水猛兽”,被释放出来。

朱元璋和季秋苦心孤诣,才经营出来的大好局面,顷刻间就会被毁于一旦!

刘伯温能开诚布公的点明这个问题,就足以证明他与天下士族的不同。

给了朱标一个眼色,见朱标点头回应,季秋这才对刘伯温开口道。

“老师,放心吧。”

“关于吏员的选拔,干爹已经有章程了。”

“不会采取荐举制这种应当入土的法子。”

闻言,刘伯温没有计较季秋粗鄙的言行,只是欣慰的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

“有了这批吏员,能分担不少政事...”

“咳,老师。”

“你好像弄错了一件事。”

“这批吏员,跟朝廷关系不大。”

刘伯温:“???”

看着季秋那颇为“暧昧”的笑容,刘伯温一时间有些懵逼。

“那圣上打算将这批吏员,安排到哪去?”

“总不能...”

“等等!”

“圣上该不会是要将这些吏员,安排到各地衙门吧?”

“老师!谁再说您不是在世神仙,我第一个跟他急!”

“瞧瞧,您这猜的多准啊!”

刘伯温:“......”

“文和...”

“嗯?”

“老夫现在辞官归隐,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