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八识之耳识(1 / 2)

遍览经义只入门的唯识论结出了果子!

梁渠整个六月下半月听到的最好消息莫过于此!

算一算光景,他二十九日突破奔马,当天收服疤头率领的野生江豚群,收获虎噬人卣与冥木根佛雕。

到今天经历整整有一个月!

老和尚是谁,臻象宗师!

为研究经义期间有多刻苦,梁渠亲眼目睹,不敢想象他自己来钻研需要花费多久。

难怪常言道不入狼烟莫栽树,不入狩虎莫养树。

武者们常把创造功法,武学比喻为种树。

各类经义典籍是种树需要的养料,树木汲取各方养分,生结出的果子,便是完整的武学,功法。

俗语所谓不到狼烟,无需去琢磨创造什么功法,武学,即“莫种树”。

哪怕狼烟武师偶然间种下树,也别想着去养它,只有到狩虎大武师境,方有资格专门培养一番。

至于再往下,只学会摘果子就可以了。

听人劝,吃饱饭。

梁渠贵有自知之明,未学走先想跑,想从经义里面总结出功法,好比初中生未学导数要去熟练运用微积分。

更别说遍览经义只入门的唯识论,他有没有接触的资格尚且要打个问号。

好高骛远的事做不得。

今后若是成为臻象宗师,乃至是武圣,他有大把的时间去读各类经义。

“大师今夜特地等我?”

“然。”

老和尚侧开身子让出通道,梁渠掸掸身灰尘,忙跟随老和尚进到西厢房。

房内除去一张床,一個书架,一张长案外几无他物,简单素雅得很。

那长案左边大量稿纸整齐堆叠,右边端放砚台,靠边的笔架山兼毫笔墨迹未干,散逸出淡淡墨香。

两张卷轴并行摊放于案,边一份纸质稍厚,颜色微微泛黄,是梁渠带回来的成唯识论结原稿。

底下一张更洁白,内容相同,行列间留有许多勾画批注,明显是老和尚重新誊抄出来一份,以便做笔记。

老和尚来到长案左边,从堆叠的稿纸数出数张,交予梁渠。

梁渠恭敬地接过稿纸,扫过一眼封面。

耳识法。

与耳朵有关?

翻过封面,梁渠带猜测细细端详。

稿纸开篇并没有来就讲所谓的耳识法,老和尚先用自己的话总结了一番成唯识论结的大致内容。

唯识法中以八识为中心,所谓八识,老和尚言简意赅。

“前五识,为耳、眼、鼻、舌、身第六识,为意识第七识,为潜在识第八识,为一切之根本的种子识。”

耳识法便是老和尚花费一个月时间,总结出八识中的第一识,是整篇成唯识论结中最简单,最初始的一部分。

“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以我之心,识之万相……”

金明油灯下,梁渠盘膝坐在蒲团通览一遍,对耳识法的内容迷迷糊糊。

成唯识论结已然是总结过的。

耳识法又是老和尚的三度翻译。

可即便如此,他仍似懂非懂。

好像明白了,又好像不明白。

莫非自己没有慧根?

老和尚见梁渠眉头紧皱,出言点拨。

“风过长林,枯叶作何声?”

梁渠想了想。

“沙沙?”

“翠叶又作何声?”

“唔……哗哗?”

“闻生与死之别耳。”

嘶!

梁渠脑海中仿佛划过一道闪电,拨得云雾见青天。

请访问最新地址

再低头看手中的耳识法,字里行间的含义变得清晰透彻。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所谓耳识,并非是单纯的练习听觉,以达到听到千里之外,万里之遥的效果。

听得再远,听得再细有何用?

无非趴墙角更顺利些。

翠叶与枯叶所作之声截然不同,耳识可辨生死之差!

比起单纯的听力强弱,耳识更是一门处理声音所蕴含深度信息的技法!

万象万物,听之识之!

此为耳识!

不愧是一代圣僧,立意竟如此之高。

以此类推,眼、鼻、舌、身又该如何?

圣僧牛逼!

老和尚牛逼!

梁渠心下叹服,握着耳识法起身。

“大师可有誊抄本,能否容许我将此法带回去仔细研学?”

老和尚伸出手,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耳识法是他钻研出来的不错,但成唯识论结是梁渠拿来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梁渠,成唯识论不知会尘封多久,谈何耳识法,

成果自然共享。

获一奇法,梁渠心情愉悦。

他走到门口,忽想起一事,转身问道。

“大师,那座冥木根佛雕,我能不能把下面的莲花底座给锯下来。”

冥木能平和人心,助长思维,开慧启蒙。

雕成木坠,食指大的一块,孺子常年佩戴,会比旁的小孩更加聪慧。

更能助长武者开悟。

梁渠每天用蜃虫睡觉,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