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些什么:“是不是过阵子藕炭也要涨价钱?”
郑氏摇头:“今年冬日便是这样,至于明年如何,还要看做藕炭的东西会不会涨价,但东家说了,再贵也贵不过寻常木炭,我们这藕炭却比寻常木炭好烧多了。”
说到这里她特意顿了顿:“不花银钱砌灶的事,倒只是今年有,明年想让我们帮忙砌灶,东家就要另收银钱了。”
这哪里是开水铺,这就是个钩子,将大家的目光引过来,然后处处都是新奇的东西。
藕炭,藕炭用的炉灶,哪个都是一笔买卖。
藕炭用的炉灶,杨家今年砌的多了,明年旁人想用,自然还会想到杨家,哪里还有别人的份儿?
可别小看砌炉灶,那也要赚不少银钱的。
“你们东家可真会做买卖,”孙氏不禁道,“那我今晚能不能先买十斤藕炭?”
寻常炉灶也能烧藕炭,也能试出藕炭到底好不好用,若是真的好,五百斤藕炭而已,算得了什么?
郑氏道:“我这就给娘子取来。”
送走了孙氏,郑氏几个将门锁好,这才结伴往陈窑村走去。
杨家郎妇也提着灯笼往家中走,脑海中都是孙氏拿走藕炭时的模样。怀中是厚厚的账目,眼前是一条大道,即便冒着风雪,她也不觉得冷。
郎妇一路疾行,进了永安坊踏入杨家祖宅,刚想松口气,就瞧见几个人凑在不远处。
“又来一个,问问她。”
郎妇吓了一跳,直到那些人走近了,她才发现是杨氏族人。
郎妇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杨氏族人上前一步:“你有没有带账目?拿来给我们瞧瞧。”
郎妇下意识地捂住了怀中的账目:“那怎么行,这是大娘子的买卖,账目也只能大娘子看。”
杨氏族人今天碰了一鼻子灰,愈发没有耐心:“什么大娘子?别看水铺有了些起色,就不将族人放在眼里,这个家还轮不到她说话,过阵子二老太爷也是要回来的,中馈还得交给二娘子。”
“你也不要走错了路。”
一顿恐吓,让郎妇的心绪反而平静下来。
“这话是谁说的?二娘子?”郎妇说着扬声,“今日谁敢交了账册,以后就别想跟着大娘子做事,谁敢抢夺账册,看我会不会将你们告去衙署。”
说完这话,郎妇看向族人:“是我该劝你才对……莫要走错了路。”
“想要看账目?明日一早去水铺子门口算去,就怕你算不过来,”郎妇挺了挺脊背,“告诉你们,这两日还有大事,慢慢后悔,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