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献礼(1 / 4)

舒华采和郑意晚夫妻白日一直在客栈忙碌,舒宅只有如棠、舒婆子和舒家请来的女先生。

舒婆子见秋华年带着九九来了,赶快请人进门看茶倒水,再匆匆出门请舒家夫妻回来。

秋华年让她不用麻烦,“我是来给如棠送书的,坐坐就走,别耽误他们做生意。”

秋记六陈的蚝油,一直是每隔五日开售二十瓶,只有两个例外,那就是贡院附近的客栈舒意楼和食肆鲜味居。这两个地方,每月都会单独得到两瓶蚝油,买不到蚝油的人,可以花重金去用膳解馋。

舒意楼和鲜味居的生意在蚝油效应的带动下,红火了不止一倍。

这是秋华年对两家人当初悉心照顾的报答。

秋记六陈的蚝油如今是襄平府乃至整个辽州最风靡的东西。

蚝油每隔五天才卖二十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那些家口大的人家,如果放开了吃,买的速度还跟不上吃的。

为了完成主家的命令,每到蚝油开售的时候,秋记六陈门口就会被仆役们堵满,生怕慢上一点,就抢不到吃了挂落。

秋华年和杜云瑟的身份放在那里,背后还隐隐有祝家和辽州左布政使苏仪,没人敢闹事使坏,只能乖乖排队。

秋华年听祝经诚说,现在蚝油甚至成了大户人家送礼的“时尚单品”,能在礼单上单独起一行。

对此秋华年乐见其成,没有盲目扩大销量的打算。

东西多了,就不稀罕了,生意做得过于大,他和杜云瑟目前也不一定守得住。

还是先边适量赚钱,边饥饿营销给蚝油和秋记六陈打响知名度、提升逼格为好。

秋华年和九九来后,如棠暂停读书,出来见客,教她的女先生也一起出来了。

“见过秋乡君。”

“都坐吧,不用多礼。”

教如棠的女先生今年二十出头,名叫原葭,秋华年感觉她有些眼熟,原葭轻笑道,“我家弟弟原若和贵府小公子是同窗,之前杜小公子邀请同窗好友去府上玩,是我送弟弟去的,和乡君打过一个照面。”

知道春生的苦恼后,秋华年在家给春生办了几场同学小聚会,帮春生交朋友。

原若就是那个在学堂总是告春生的状,但会借春生讲稿的同窗。

两个孩子算是不打不相识,现在已经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了。

“原来是原若的姐姐,我最近太忙了,居然没记住人。”

“乡君聪颖多才,百事繁忙,之前没说上话,一时忘了是有的,今日之后就记住了。”

原葭说话声音轻柔,但吐字清晰,有条有理,在裕朝能出门做女先生的,都不会简单,自己要有本事,家里也要支持。

秋华年把《算学浅要·方程》递给如棠,如棠立即兴奋地拉着原葭一起翻看。

原葭想告罪,秋华年让她别拘谨,他不在意这些虚礼。

于是这师徒二人立即忘乎所以地读了起来

如棠对算学的兴趣,有一部分源自原葭这位先生,原葭的算学素养比秋华年想得高不少,边看边提问,全都问到了点子上。

读了十几页,她才勉强忍住继续读下去的冲动,由衷说到,“我能给如棠当先生,沾光先人一步读到这样的奇书,真是一件幸事啊。”

如棠笑道,“以后原先生可以日日都和我一起读,我还要原先生教我呢。”

“这是自然。”

几人坐了一会儿L,说起了刚才在外面看见的朱霞。

听见朱霞得罪了祝家大少夫人,被赶出祝家小学堂后,如棠脸上并没有高兴,而是一片郁郁。

“我和朱霞,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手帕交。”

“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想到朱霞近两年一步步的变化,如棠心里不是滋味。

虽然她已经因为观念不合与口角纷争与朱霞断交了,可提起曾经最要好的朋友,依旧无法做到幸灾乐祸。

九九好奇,“朱霞以前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

秋华年喝了口茶,让九九自己询问,自己思考,自己领悟。

“朱霞以前从来不把纳妾、子嗣、贤良这些挂在嘴边上,每天就是和我们一起玩,一起踢沙包、荡秋千、捉迷藏、斗草插花……她玩得比我还疯。”

“后来她爹想方设法把她姐姐嫁进了祝家,她就渐渐不一样了。”

“如果她一直那样,我也不会在听说她爹不停纳妾后去宽慰她。直到她和我吵完,我才发现,朱霞彻底变成了我不认识的人。”

如棠难过地低下头,原葭摸了摸她的脑袋安慰。

“父母与长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太重要了。”

九九若有所思地点头,“就算是璞玉,一直陷在泥沟里,也只能做块破石头。”

秋华年和九九在舒家待到快到春生放学的时候,直接坐马车去接春生,顺路捎上也要接弟弟的原葭。

春生读书的私塾是杜云瑟在清风书院的同窗家所开,里面都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春生的衣着打扮在里面已经算最好的了。

金三熟练地把马车靠街停下,等了一阵子,私塾院门打开,学生们陆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