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完黄宗羲,我们在继续来看明清之际的下一位著名思想家:顾炎武。” "顾炎武,号亭林,江苏昆山人。他年轻时曾经参加过"复社"反宦官斗争。后来也一度参加过抗清斗争,但抗清斗争以失败告终,失败后他就遍游华北及西北边防地区,写下了《天下都国利病书》还有《日知录》。" “顾炎武的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提倡经世致用,大家可以就字面意思思考一下这个主张的具体含义。” 林老师抛出了问题,蒙毅又积极地和一旁的王上探讨起来。 经世致用,赢政对这个思想主张还是很赞同的,他饶有兴致的听蒙毅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这个经世指的就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治理,而致用就是结合具体的现实的问题去研究经典。” 赢政点点头,蒙毅讲完又接着疑惑道:“只是我们现在将各家学派的思想取其精华,结合秦国的实际去解决问题,推动秦国发展,这也是一种经世致用。那照此说来,顾炎武强调的经世致用又有什么必要呢?” 蒙毅问完又翻了翻书,赢政则是直接回答道:“这恐怕和上节课所讲的理学脱不开关系。” 蒙毅听王上这么说,顿时了悟的点了点头。 屏幕中,林老师也已经开始讲解这个词,和蒙毅的理解出入不大,然后紧接着就开始介绍这个思想之所以在明清之际大兴的背景。 “经世致用思想的流行,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南宋以来心学的出现和发展逐渐引发了一些问题,一些儒学家空谈心性,明末以后甚至形成一股空谈之风。” "《颜元集学辨一》记载了明朝末年儒家代表性的思想家、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曾经评价这些崇尚清谈的理学家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这体现出当时部分学者的学习研究与时代脱节、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因此顾谈武经世致用的思想才显得尤为突出。” 听到这里,赢政满意的点点头,他作为一代帝王,也不会想要自己身边的臣子都是一群"无事袖手谈心性”的无用之人。 他向来看重臣子对国家的贡献,若是所说有理且符合实际,即便是与自己本意相违背,赢政也会欧然培育 孜亦十音 比如前世的郑国 杏花山马彤 笙笑 +++刻都改工坦山切会立贴的十张 欣然接受,改变主息,比如削的郑国、字斯以及原综寺入,天键的刻都取于提出切合实际的主张,这才是他需要的臣子。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也不止是嘴上说说而已,我们刚才已经介绍过,他的很多观点都是在行万里路的过程当中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出的。" “和黄宗羲一样,顾炎武也批判君主专-制,还提出了‘众治’的主张,他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出自《日知录》)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顾炎武最为后世传颂的思想就是那句‘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出自《日知录》)” “这句话被梁启超总结为那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适应了梁启超所在时代鼓励中国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要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蒙毅一看到这句话就记在了笔记上,他很喜欢这句话,喜欢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那种家国天下的宏伟感,恰如之前张载的横渠四句。 救亡图存、民族独-立。 赢政关注到了这句话,还有老师提到的那个人名:梁启超。这个人所在的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民族沦亡的时候了吗? 赢政一时无法想象,中国居然会有这样的时候,之前听林老师讲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虽然也隐隐有些不虞,但是也没想到会是如此严重,思及此,赢政眸光又沉了沉。 “顾炎武在这里强调了亡国与亡天下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在强调一种民族意识,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统治者权力的失落。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种族的沦亡,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这固然是顾炎武在明亡清兴的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却也十分适用于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 讲完了顾炎武,下一个就是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王夫之也曾在清军入关后在衡山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最终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因此称也被称为船山先生。他的代表作就是《船山遗书》。" “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在《黄书·宰制》中,王夫之提出: ''行之百年,以意消息,中国可反汉唐之疆,而绝孤秦陋宋之丰祸也
第61章 继续上网课(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