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带着古人游大唐不夜城(1 / 4)

唐朝。

一些眼光独到的百姓,听到这已经开始着手去买幼猪了。

那些家境殷实、心思活络的人,更是抢先一步,开始筹划着囤积更多的小猪仔,他们能够预见到,今日过后,猪肉的需求将随之增长,猪肉价格自然也会升高,但估计涨幅不会太大。

真正涨价的时候,要等到第一批劁完的猪出栏,如果那时的猪肉不再发酸发骚,那猪肉的价格必然会大幅上涨。

当然,最为兴奋的还是那些技艺精湛的劁猪匠们,他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当猪肉成为主流食品时,他们的地位必然也会水涨船高,而且后世的皇帝还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哩。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听听,多有气势!

……

现实。

洛璃吃完最后一口肉夹馍,颇为豪气地打了个饱嗝,随即想起自己貌似在直播,冲着镜头尴尬地笑了笑。

随后看见李曼的凉皮还剩不少,有点无聊的她,便接着聊起了猪肉文化:“虽然,朱和猪是同音字,但明朝是不禁止吃猪的,清朝的时候同样如此。”

“后来,吃猪肉的习惯便一直延续了下来,到了今天我国的猪肉消费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据说比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还要多。”

“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十四亿人口,更因为我们对猪肉有着特别的喜爱。每年,我们消费的猪肉量是其他肉类如牛、羊、鸡、鸭、鱼的两倍之多,这足以证明我们对猪猪的偏爱。”

洛璃说完,“咕嘟咕嘟”喝起了甜滋滋的色素饮料。

【跟我回家,我家牛会自杀:你们那的猪肉就那么好吃?我也吃过阉割过后的猪肉啊,觉得挺一般的。】

洛璃瞥见后继续解释:“阉割后的猪只是祛除了腥臊味,具体味道如何,做法和品种也占很重要的原因的,实际上相比起古时候的劁猪技术,现代的技术是有些退步的,毕竟他们那时候不止劁猪,还劁人。”

看见洛璃比了个手刀的姿势,古人们同时感觉到胯下一凉,紧忙低头查看。

“所以,如果牛牛同学你想吃一些好吃的猪肉,我推荐你可以尝试网购一些特定品种的猪肉,比如巴蜀地区的‘荣昌猪’,或者两广地区的‘小花猪’,它们的肉质都很好。”

洛璃补充说道:“据说这些品种的猪不仅肉质优良,而且体型健硕,一般能长到两三百斤,有的甚至能达到四五百斤。”

“不过这些也只是我在网上道听途说的,没有具体的研究过,所以只能算是我个人不太成熟的建议。”

说完,洛璃看李曼吃的差不多了,于是冲着镜头挥了挥手:“我们吃完了,现在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先挂一会机,你们有事就先去忙吧。”

说着,洛璃将手机放入口袋,没有意识到她的那几句话,给古人们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

秦朝。

嬴政在脑海中反复做着数学题。

十四亿=十四万万!

十四万万=十四亿=五十多个秦朝!

这数字真的太夸张了,这一刻嬴政终于明白了,为何后世能在短短百余年间,从清朝时期的积弱逆袭成为世界强国。

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众志成城下,又有什么能难倒后人呢?

……

汉朝。

刘彻像喝到了鲜榨柠檬汁一样,眼红的快要质壁分离了。

十四亿人啊!

他大汉若能有十四亿人,不,哪怕只是四亿人,他都能让那句“目光所至,皆为汉土”变为现实。

此时卫青泼了一盆冷水,冷静地分析道:“陛下,即便我们有这么多人口也难以供养,有时人多也是一种灾难。”

闻言,刘彻不由得叹了口气,这时他才真正明白,袁老研发出来的杂交水稻的含金量。

难怪后人如此尊敬袁老,如果没有他的水稻技术,后世不可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刘彻和卫青同时感慨地说道:“袁老,真乃神人也!”

……

明朝。

相比起人口数量,朱元璋更在意洛璃提到的“荣昌猪”的出肉量。

此时大明,猪肉已经取代了牛羊的地位,成为了肉食主流。

可他大明的猪,平均仅重百十来斤,如果养的差一点,甚至只有八九十斤,体型基本与大型犬相同。

而后世一头猪竟能有三百甚至是四百斤?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两人眼中的怀疑,在他的印象中,猪的体型不过是比大狗稍大,怎么可能达到三四百斤的巨量?

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也藏着一丝期待。

如果真有这样的猪种,若能得到它们的种子,那大明百姓的餐桌上,岂不是能常有肉食?

就在这时,写着【荣昌猪猪肉】几个字的橘黄色小车,再次出现天幕左下方的位置。

朱元璋反应极为迅速,丝毫没有犹豫,迅速点了下去。

一斤猪肉三十文?

贵了点,但能接受。

朱元璋这次花钱花的极为痛快,爽快的买了一千斤猪肉,若不是被限购了,他肯定还要再多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