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做,倒也挺有滋味。
别看老俩口年纪大,却挺爱吃糖的,一碗喝完都有点没够,又把剩下的给分了,好在儿媳送来的是大海碗,勉强够他们喝的。
眼看着要过冬了,甄臻就从山上找了不少枯树叶、瓜藤回来堆肥改善土壤,后院的菜地已经叫她改良的差不多了,今年再弄弄,明年的收成只会更好。
小菜园已经没什么农活可干了,冬天虽然也有不少菜能活着,可一场霜冻下来,那菜就蔫巴了,还是得提前收下来,放在背阴的地窖里存着。
甄臻按照往常的经验,囤了一千多斤最好的煤炭,又叫两个儿子早早把木柴给囤好了。
衣服是不用她做了,焦蕙兰一个人就给包
圆了,给四个孩子各做了一件新棉袄,一条新棉裤,还纳了鞋底,给他们做了新棉鞋。
广播里说今年有大雪,平底的棉鞋是不够用的。
甄臻又跟张翠花和苟子娘学做了高底木屐,这种高底木屐可不简单,需要把棉鞋固定在高高的鞋底上。
甄臻寻思着这种高底木屐的前身是谢公屐,模样都有点像。
往常都是要找木匠做的,今年甄臻打算自己动手,鞋底选的是有韧性的桑木,说是因为槐树料太重,杨树太脆,桑木就正正好了。
这高木屐虽然难做却很实用,下大雪时农村路烂,又没有石柏油路,棉鞋一踩就陷进去了,只能靠高底木屐出门了。
她今年就寻思着做几双,留着下雪天上厕所用。
她囤了两千斤的菜,各种菜都有,肉类也都齐全的,羊肉、牛肉、鱼、虾都有,但也没囤太多。
一来是天还没有太冷,囤多了容易坏掉。
二来是农村有老鼠,肉容易叫老鼠给啃了,囤半个月的量就行,不够吃还可以去黑市买。
十二月初一场大雪下来,村里人来往都少了,家家都窝在屋里,只有饭点烟囱会准时冒出黑烟来。
甄臻时常站在门廊下眺望远处。
坝头村白茫茫一片,山道上走着一个牵狗的老汉,炊烟袅袅,一派烟火气息,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怀孕高峰期,小年轻都把自己关在家里埋头苦干,像她这样没男人的寡妇,除了织毛衣打发时间,实在也没别的娱乐活动了。
张翠花送了一包地瓜干过来,她晓得甄臻就爱吃这农村的土玩意,甄臻泡了豆子准备磨豆浆,磨好了也给她送了一锅过去。
次日一早,甄臻从被窝里出来,因为烧了炉子,屋里十分暖和,没穿棉袄也不会太冷。
程素已经在看书了,她冲甄大娘笑笑,亲昵地问:
“饿了吗?我去给你做饭?”
甄臻觉得好笑,这丫头怎么总爱照顾她?
“你学你的,我去泡点芝麻糊,给你端一碗来。”
芝麻糊是甄臻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这年头也有芝麻糊,可没有人家这配方,吃起来还是差点意思。
这款芝麻糊很出名,吃着也香,泡一碗,稀点厚点孩子都爱吃的。
四个孩子拿小碗端端正正坐着,甄臻一人舀了一大勺,又每人冲了一杯高乐高,煎了两个鸡蛋,早饭就算是解决了。
她又给程素和孟招弟端了一碗,眼看着就要考试了,甄臻就没让她们干活了。
俩人也学累了,还好孟家这边吃得好,早饭都是鸡蛋、牛奶、芝麻糊之类的,午饭常常就是喝点肉汤,或是吃碗肉丝面条,晚饭就要隆重很多,不是小羊排就是红烧鱼、筒骨汤、卤肉饭。
虽然她们学习辛苦,可因为吃得好,全然没有其他学生的菜色。
好歹是把考前这段时间给熬过来了。
雪化了之后,甄臻就去
了一趟县城,赵美兰见到她像是见了亲人似的,连忙把她拉到一边。
“姐,你总算来了!”
甄臻笑笑,“怎么着,想我了?”
“可不是想你了嘛,我的姐,你也太神了吧?你那些考题都是哪弄来的,也太好了点!”
赵美兰的激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刚开始吧,虽然甄大姐说的挺玄的,又是找名师团队出题,又是千辛万苦弄来的,可赵美兰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这年头哪来的好老师啊?老师都叫打倒了,哪有心思出高考题?
更别说还有什么重难点讲义,一般人还真不至于冒风险做这种事,都怕风向一变就被抓,说到底那些有知识的人都被斗怕了。
再退一步,甄大姐哪来的人脉找这么多名师啊?
所以赵美兰就抱着随便卖卖的心态叫人抄了一百份,谁知这一百份当天就卖完了。
有的学生拿到考题,当时就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站在她男人的自行车旁不肯走了,哀求有别的资料卖点给他。
还有些考生买了就匆匆跑回去,十分钟不到带了一群人来疯狂抢购,生怕买晚了就抢不到了。
赵美兰这才发现不对。
连夜找人抄考试卷,抄大纲卖,次日就把价格卖的高高的,就这也是不够卖的。
倒也不是赵美兰心黑,只是人工成本不低啊,为了给大家抄试卷抄题目,他们很多人几天几夜没睡着,总要给人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