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床前,握住他的手。 "谨博,朕方才好像梦到你皇祖父了,他指责朕不顾手足之情,夺了皇位还不满意,非要杀了梁王,先帝骂了朕许久,最后骂得累了才消失不见。" "朕很想问他还好不好,却不敢问出口。" "朕恍然记起,在父皇不曾登基时,我们几个兄弟的关系其实很好,父皇也很疼爱我们,只要有空便会教我们骑马射箭,读书识字,但等父皇登基后一切都变了,早已没了当初的温情。" "大哥是长子,天经地义该继承皇位,可朕很了解大哥,让他打仗可以,但他不会治国,他若是登基,必定会再兴兵戈,可当时的卫国已经经不起战乱,卫国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非一味地扩张疆土。" "朕努 力向父皇证明朕比大哥更适合当皇帝,但父皇依旧偏袒大哥,为了卫国基业,也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朕虽弑兄夺位但朕不后悔。" "可今日老九的话让朕明白,朕是个好皇帝,却并非是个好父亲。" 永康帝为了证明自己更适合当皇帝,这三十多年一直勤政爱民,他的心思全都在卫国朝政在,分给孩子们的精力少之又少。 永康帝苦涩道∶"哪怕是老大,朕教导的时间也不长,要不然他不会长成那般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样子。 在教育儿子的事情上,他无疑是个失败者。 霍谨博轻声道∶"很多事情有得必有失,父皇乃一国之君,自是要以国事为重,众皇子有多位先生教导,种种道理先生们都有教,比起寻常百姓已经好多了。 "每个人都每个人的难处,父皇要忙于国事,百姓同样要忙于生计,都没时间教导孩子,可寒门中还是出了不少人才,可见这只和自身有关。" 永康帝听到这话,拍拍他的手温声道∶"你不必宽慰朕,朕确实做错了,幸好你没在宫中长大,让朕不至于后继无人。" 皇子的性格养成,和先生的教导关系不大,更多是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永康帝自责没有在众皇子小的时候发现这一点,这才是他觉得自己作为父亲失职的地方。 很多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永康帝对皇子们用点心。 从昏迷中醒来后,永康帝想了很多,正是有这点愧疚,永康帝对九皇子从轻处置。 霍谨博听永康帝说了很多,等他说得累了缓缓睡过去,他才起身离开。 等走出寝殿,霍谨博问道∶"父皇的身体如何?" 高应恭声道∶"太医说皇上这是心病,只能要除去心结,再好生休养,便不会有大碍。 九皇子的话对永康帝的影响比想象中大。 永康帝再不重视九皇子,这也是他的儿子,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控诉,句句扎到永康帝的心窝。 众皇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永康帝一直都在为此烦恼,九皇子那话让永康帝把过错全都怪罪到自己身上,由此形成了心结。 霍谨博默默叹口 气,便离开了勤政殿。 他之前本想利用六皇子打击九皇子,让九皇子彻底失去圣心,没成想永康帝便直接病倒。 仅仅一日过去,局势就发生巨大的变化。 随着几位大臣离开勤政殿后,永康帝册封霍谨博为太子并让太子监国的消息便传遍朝野。 虽然永康帝这段时间一直在为霍谨博铺路,可这件事还是太突然了,众朝臣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柳公钊那边终于知道了霍谨博拉着他下一天棋的目的。 柳公钊不由得大骂六皇子蠢货,从霍谨博得封睿亲王的那一刻,他和九皇子就该放下仇怨,同仇敌忾,结果这个蠢货还搞窝里反。 这下好了,霍谨博彻底名正言顺,若是永康帝哪天驾崩,他就是名副其实的新帝,其他人再有什么心思,只有谋反一条路可以走。 可谋反是这么好成功的吗? 便是柳公钊向来自负,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成功。 可要他承认失败,他又做不到。 咳咳- 柳公钊心里堵着气,紧接着便咳嗽不止,没一会儿便咳出血来,吓得下人连忙去找大夫。 柳公钊刚要说话便感觉一阵头昏脑胀,很快就没了意识,昏了过去。 仅仅一夜功夫,永康帝册立太子的事便传开,京报更是将此事刊印出来,正准备发向卫国各地。 负责刊印京报的官员一早就到了睿王府,将京报的内容请霍谨博检查,直到霍谨博检查无误后,他们才放心刊印。 霍谨博笑道∶"这人倒是识趣。" 虽然明知道他是故意讨好,但这份心意霍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