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为什么明朝士大夫到了清朝就变乖了?(3 / 4)

[祖制,贪污六十两处死,不得减刑,不得更改!]

“将这块牌匾给咱挂在乾清宫内,日后皇帝每日办公前,要给咱读上一遍!”

虽然不能预料后世之事,但是朱元璋觉得这个制度是绝对不能废除的!

不然后续会发生的事情,天幕已经讲了。

这群文官向来会蹬鼻子上脸啊!

大清。

“乾隆?”

康熙一惊。

“不是康乾盛吗?”

还记的天幕此前那名为‘百代成史’的曲子中唱的,但是……如今却在天幕上看到了乾隆二字,而且还……

“乾指的就是这个乾隆吧?”

“不过议罪银?师承朱佑樘?”

康熙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觉得寒意直冲脑门。

朱佑樘这种货色,究竟是什么水平,他是清楚的。

可不是文人们吹嘘的明君圣主。

“这乾隆是谁啊?朕的儿子?孙子?”

“总不能是胤礽吧?”

康熙感觉自己的血液有些凝固,主要是……这个消息未免有些炸裂。

这议罪银和明朝的财产抵罪异曲同工,那后果……

岂不是也会一样,大清也会走上明朝的老路?

“叫 太子来!叫太子来!”

之前只看到康乾盛的时候,他本能的觉得,乾应该自己的太子胤礽,但是看到现在……他有点不确定了。

虽然心底觉得胤礽没那么蠢,但是乾隆毕竟不可能距离他有多远,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康熙打算拷打一番胤礽,看看他是不是也像朱佑樘那样被忽悠瘸了,虽然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可能像朱佑樘一样蠢。

【文人坐大主要还是土木堡之变,文人确实拯救了大明,但是任何一个群体都是会腐化的。自诩清流的文官也不会例外。】

明清之际。

许多文人看到后世时对他们动辄批判侮辱的话语中,也有说句公道话的,一时间泪流满面。

“对啊,对啊,那些武官就好了吗?皇帝就没有昏君了吗?况且只是一部分文人不干好事,不能怪罪所有读圣贤书的文官啊。”

被后世的地图炮轰的晕头转向的许多人,也纷纷讨论起来如天幕提到过的‘孙传庭’、‘张同敞’等人。

“如钱谦益这般‘贪生怕死’之人,尚且知晓在故国灭亡之后,资助义军,可见文人无错,不该为小人背锅啊……”

许多文官士绅们都认同这个观点。

“后人还记得是于少保这样的文官拯救了大明,若是任由英……王振胡来,国家岂不是更快的衰亡?”

【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文官们称这三人是三大圣君,实际上只有汉文帝是真神,另外 两个被文官吹出来的。】

【清朝也不会例外,清末啥情况?不就是一个翻版的明末?你以为你清朝末期动的了士绅?江南互保都出来了。】

【把问题都归结到文官,本质上就和封建朝代时期文官把所有问题都甩给皇帝一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除了宣泄情绪什么都没有。】

【本质上是皇权制度的崩坏,不能简单归咎于文官,想要解决问题,废掉帝制,许多问题将不是问题。】

大汉。

刘邦看着后人吵的不可开交,但是偶然冒出的汉文帝,不禁露出了笑意。

“老四是真争气啊。”

他大汉朝就是这样的,后世一提就是明君,作为一位吃瓜群众,除了此前提及了几句的皇帝评分以外,从未被天幕暴击过的刘邦,感到十分满足。

“无论因何提到我大汉,后人基本都是交口称赞啊。”

刘邦不知道宋朝和明朝人听到这个会如何作想,但是自己是很满足的。

大清。

雍正抬起头,心中若有所思。

“翻版明末?我大清也不能例外吗?”

至于天幕上所说的,清朝皇帝动不了八旗的问题,他也是不由的叹了口气。

他也只是试探性的动了动,的确……八旗作为大清的统治基础,是动不得的。

陷入这里,就会像明朝皇帝那样,感到深深的力不从心,到处都是阻力。

至于江南的士绅们,还能用杀的方式解决。

“后世到底是人人都能读书,这些文官士绅们没有办法再像现在这样,借着为民请命的名头颠倒是非。”

“人人读书,后世若想要改动于民有利的政策,想来会容易很多……”

乾隆微微警觉。

“朕的议罪银后世都传的这么开吗?”

他感觉自己的脸上有点儿挂不住,还想要维持自己明君圣主的形象呢。

“哎呀,就…收了一点儿,不影响……”

“后面改回来就是了……”

“归根结底,不还是这群文官的错。”

“明朝时就这样,被我大清杀了一通老实一阵,到了大清末期竟然还这样!”

大宋。

赵祯看着天幕上那个被批评的宋仁宗,心中有些忐忑。

“宋仁宗,也不知晓是南宋还是北宋的皇帝。”

“对文官好……文官就会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