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陆煦吧?”
“定没定?”
“现在哪知道?我刚刚特意看了陆煦的脸,演俞一……挺合适的。”
“真人比剧里还好看,个子也高,就是瘦了点。”
原作者孔乐对陆煦的第一印象也是偏瘦,从形象上说,俞一应该更健壮一些。
来之前,孔乐听陆煦的名字听到耳朵都起茧子了,他有个读者群,群里加的都是早年就开始看他书的资深读者,听说《识骨之途》要选演员之后,好几l个读者给他推荐了陆煦。
“人帅主要是!也会演戏!”
他微博评论区和私信也有不少粉丝提过陆煦这个名字。
陆煦自己倒没有自荐过。
孔乐也承认,他
接触了那么多对俞一这个角色有意向的演员,陆煦的形象是最贴合的。
只是旁人说的演技,孔乐还没有直观的感受。
来之前,他已经做好了这次试镜还是挑不中的心理准备,毕竟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试镜俞一的演员,他总有这儿L那儿L不满意的地方。
孔乐无聊地翻着剧本,甚至没有听清导演刚刚和陆煦说了什么。
等他再抬头时,此刻的陆煦已经换了一副神态。
孔乐匆匆翻到这场戏所在的那一页,眼前的青年模样没有变化,试镜室的灯光也打得足够充足,可在对方重新抬眼的那一刻,他有种奇异的感觉——他仿佛看到了青年蓄积在眼底深处的血和泪。
笼罩着对方的那束光线这一刻也似乎变得暗淡了。
怎么能说俞一冷酷无情呢?他只是把对仇人、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恨意藏在了身体里,稍一碰触,其中或许就有火焰迸发。
孔乐并没有翻到试戏片段的位置,可作为《识骨之途》的原作者,他一眼就看出来了,陆煦演绎的是俞一突遭惨变的那场戏。
一夜之间,世界崩塌了。
可俞一并没有沉溺于自己所遭受的惨剧中,他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复仇,他已经恨过头了,不必再多加渲染了。
陆煦明明一句台词没有,可他仿佛看到了俞一骨子里的伤痛与哀鸣。
孔乐感觉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陆煦却已经呈现给了他他想要的俞一。
对方拖着重伤的身躯缓慢爬行,收起队友的匕首、家人的明信片、心爱的女孩送的戒指……在寂静的深夜里,如同孤独的野兽一样爬行着。
试镜室没有那么多道具,突兀地演起这个动作,从外人的角度看或许会显得奇怪。
然而此刻,试镜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把陆煦看作了俞一,没有人觉得这个动作可笑,相反,他们正沉浸于他营造的氛围之中。
与动作相一致的,还有对方的表情,一眼看过去,俞一似乎已收起了哀伤,变得冷静,可仔细去观察的话,就能察觉到笼罩在青年身上的死气,以及唯一留存的、复仇的信念。
孔乐脑海中蓦然浮现了“感染力”三个字。
没有台词,没有内心戏,偏偏他们就是能看出俞一心中所想。
当初给角色取名的时候,孔乐想着,这么一个故事,主角就叫俞一吧。
俞一,余一。
写这本小说的时候,作为主角的俞一一直没有一张鲜明的脸,孔乐没有参照现实存在的任何一个人去描摹这个角色。
然而此刻,他发现,俞一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脸。
孔乐是作者,他和娱乐圈的关系仅限于偶尔的合作,对于粉丝用繁复的辞藻形容的某位演员的演技,他内心其实并不感冒,上一部《眼线》的惨烈更让孔乐想远离这群人。
但看着眼前的陆煦,他明白,演技这种东西还是存在的。
俞一的性格就是陆煦演绎的那样,看似是封住的冰山,实则其中烈焰滔天,稍稍靠近就会被烧成灰烬。
试镜室内半晌都没有人说话,导演雷霭用眼神示意孔乐。
《识骨之途》试镜过不止一个演员,根据以往的经验,都是孔乐这一关过不去。
陆煦这段演绎在雷霭心里是合格的,孔乐再不满意的话,他怀疑能演俞一的演员根本就不存在。
只靠动作和表情就能演成这样,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孔乐没有说话,雷霭心念一动,猜到这次或许有戏。
放在之前,这一段表演结束,这位原作者会把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当然,绝非什么动听的话语。
对方的沉默就等于满意。
雷霭于是笑道:“再试试第二场戏吧。”
——俞一完成第一次复仇的那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