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极其重要的一天,刘彻想与人分享,第一个想到的人正是卫子夫。
“长公主所言甚是,关乎民生国本之事,自该立下规矩,所有人都要遵守。”终于是等到这一刻了吗?聪明得懂得刘挽断不可能无缘无故整出一系列事情的人,听清刘挽的话后,都差点要笑出声来。
贪墨,有人是不曾贪墨不假,可是有人做下的事情比贪墨更可恶,也更令人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但凡从灾区中过来的人都知道,一但遇上大灾之时,必有人囤粮囤药,以抬高物价,大赚一笔。更有甚者会借此机会大肆压价购买田地,以达到能够让他们大赚特赚的目的。
如此行径,多少人恨不得食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可是苦过来的百姓在心里何尝不是绝望。
本来受灾已然万分艰难,结果还有人不断的想吸他们的血,要他们的命,试问百姓不希望有人出现管上一管吗?
他们希望,然而他们的心愿并不代表可以如愿以偿。
有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商人的行为该受到约束。
而大汉朝所谓的商人们,他们背后靠的何尝不是朝中的达官贵族?
正因为有朝廷官员为他们撑腰,他们才敢肆意行事。
而现在,刘挽要做的是利用她的资源,逼得这些恨不得将她手中的权利全都夺去的人,吐出刘挽最想听见的话。当他们说出来时,正是刘挽要借机定下规矩的时候。
“谢过诸公。”一个刘挽给他们戴高帽也就算了,谁能想到肯定完刘挽之后,人群不少身着儒衫的青年们都朝方才和刘挽争论十分激烈的世族们作一揖,谢他们。
“谢过诸公。”有了一个作揖的人,其他人还会远吗?
显然是不远的,一个个懂事的都纷纷作揖,证明在他们心中,他们十分感激提议让刘挽将藏书楼交出,同时也定下以后关乎民生国本之事都归朝廷经营的事儿。
要说扎心,能有比现在更扎心的吗?
可是,输给刘挽并不算是冤。
一个人能舍弃藏书楼这样一个为天下培养人才的地方,不在乎她自身的得失,刘挽这个人,太了不起了。
“长公主好手段。”纵然输给刘挽,他们认为不冤,可是他们依然不想让刘挽不痛快。
“和诸位一比,我这点手段何值一提?诸位过誉了。没能让我死,想是诸位都很是遗憾的。”刘挽相信,今天过后,恨不得她死的人会更多。不过,不用他们咒了。
“诸位想想后果,毕竟长公主一言不合能关了藏书楼,虽然有诸多算计在内,以尔等之智,难道不怕将来落在长公主的圈套,死无葬身之地?”让刘挽痛快是不可能的,指向一旁方才张汤带走人的方向,有人必须提醒道:“诸位应该没有忘记被张汤带下去的人,难道没有一丁点的危机感?这些人纵然是旁人的棋子,何尝不算是被长公主所抛弃的人?”
那样一群人跪在那儿求刘挽原谅,刘挽并没有原谅,差点被人暗杀,命悬一线。如今被带下去,生与死......
“难道没有人在意他们是否还会活着吗?”又有人问。
此番话,其实不过是和刘挽争输了的人,他们须得往信服刘挽的人心上扎下一根刺,他们不相信刘挽和这些人的利益能够永远一致。待有一日他们的利益不再一致时,今天点出这一点的话,必会在他们的脑中浮现。
“他们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不过,这位齐公提醒得很对,你们往后不要相信任何人,无论是对外标榜如何为国谋划的人,你们要分析,不能因为他以前的作为,便认定以后的这个人也一定会为国而谋。”可是,刘挽怕?
她压根不觉得天下的人都对她的行为打上一个问号,永远都仔细的思考是不是真正的利于大汉是件坏事。
“世人多变,没有人敢保证一辈子都会正直,也没有人敢说他会永远都将国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我们既有为国为民之心,思如何为国,同样也须秉持一颗怀疑的心,多思多想,究竟有些事做得对不对。该不该反对?纵然是高高在上,英明睿智的皇帝,他也未必不会有可能一时想岔,故,天下需要谏臣。敢言,敢指出皇帝之错的谏臣。”刘挽顺势指出,她很希望全天下的人都一道盯紧刘彻,最好盯紧了他,该阻止刘彻的时候要阻止。
“文臣死谏,武将战死,我希望将来的大汉能够开创如此局面。”刘挽有心之向往的一幕,此时娓娓道来,言辞诚恳,不忘朝一众人作一揖道:“愿你我共勉,为大汉而奋斗。”
文臣死谏,武将战死,是啊,那应该是最大的荣耀吧。
“愿与长公主共勉之。”无数人被刘挽说得心血澎湃,纷纷朝刘挽作一揖,以为以后的他们一定可以和刘挽一起努力!彼时的大汉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今夜,我们一道商议律法之事?随后上表朝廷以通过?”刘挽面带笑容,认为择日不如撞日,反正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拖是不可能让他们拖的,唯一的办法是迅速的解决问题。
未必没有人觉得拖上一拖,定能不给刘挽机会,让她把某些事情定下的人,在这一刻瞪大眼睛盯向刘挽,不可置信?
连夜将律法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