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秋收(三合一 别人家孩子苏小丫(5 / 7)

大儿子带他们去田地继续割稻。

马向华一早上先去了田里,听说这边来了个“拖拉机”,好奇地跑过来,摸都没摸上,又让他爹给安排走了。

马向华心里遗憾:咋就不是割稻的机器呢?他是壮劳力,铁定不会让他去打谷子。

马老爷子可不管大儿子的遗憾,他先自己过把瘾。老爷子叫打谷小组的队员都过来,“你们看着,我做一遍,等会用这个打谷机都小心点。”

队员们听着,心里一喜,这轰隆隆的大家伙一看自己动,不用脚踩,一看就省力气。

苏长河马蕙兰都是打谷小组的人,跟着大家一起看,苏月勾勾她爸的手,“爸,惊喜不?”

苏长河浮夸道:“惊喜!”

苏月又勾勾她妈的手,“妈,惊喜不?”

马蕙兰演技不行,老苏早上做贼一样跟着溜出去,回来就跟她说了,她只好忍住笑,“惊喜!”

原来的打谷机一天能打三亩地左右的稻谷,改造后柴油打谷机经过测试,一天能打近十亩地,且可以容许两个人同时操作,效率几乎是原来的五六倍。

第一天试用后,得到这个结论,大家伙都惊呆了!

“这样算,五天的活一天就干完了!”

其实没有那么快,打谷机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运作,使用打谷机的人也不可能一直都是同样的速度,再说,稻谷打得快,不代表地里收割的速度也能追得上。

但总体而言,进度提高两三倍还是有的。

对这个速度,马老爷子已经很满意了,他当即就调整人手,调一些人去地里帮忙。

而苏长河马蕙兰有赖于闺女能干,一个继续留在打谷场上干活,且还被分了个轻松活,另一个更是连打谷场上的活都不用干了,专门负责去县城买柴油。

苏长河要把这活让给卫阳干,卫阳默默握拳,展示肱二头肌。

苏长河:“!!你什么意思?”

不是卫阳嫌弃苏长河弱,而是事实如此,卫阳觉得队里大妈大娘私下里说他是文弱书生,真是一点没错。

苏长河起先也被分在田里割稻子,干了一天就抻着腰了,第二天安排他去拉车运送稻子到打谷场,结果又把肩膀勒破了,脚还被车轮压了。

所以,他一个大老爷们,才被分到妇女们一组。

卫阳:“还是你去买柴油吧。”

苏长河:这破孩子!

前进大队的队员们对这个安排,羡慕有,嫉妒也有,但没办法,打谷机是人家闺女弄出来,省时又省力,在秋收真是帮了大忙,人家要求爹妈干点轻松活,不是应该的吗?

谁要是有意见,有本事让自家孩子也弄一个呗!

三狗子妈踩着踏板,看着另一台打谷机上马蕙兰轻松的样子,眼睛都红了。

苏小丫咋就那么有本事呢?她才多大?

三狗子妈现在也不说以后等着看马蕙兰笑话的事了,她家五个儿子,家里粮食能不能堆满仓库不知道,马蕙兰一个闺女,已经实实在在享闺女福了。

要是可以,她都愿意拿自家一个儿子,不,两个儿子,换一个苏小丫!

还有些叔叔婶婶伯伯伯娘好奇,问苏月,“小丫啊你是咋会做的?不是说那发动机还是坏的吗?咋还会修发动机啊?”

苏月:“都是书上看的!”不过是上辈子看的。

叔叔婶婶伯伯伯娘不知道呀,他们就形成一个简单的认知,看来读书挺有用,看书能学会修发动机!

瞧瞧,苏小丫以前看着和自家娃没什么两样,自从她爸教她看书,不仅会说书,现在连打谷机都会造了!

还有人想起以前的事,苏小丫说她爸请假在家是在教她,当时他们私下还说长河傻,自己考不上大学,指望五岁娃。

现在一想,不愧是长河,人家的做法自有他的道理!

要是他们家娃也像苏小丫这样,别说念书能不能进城里当工人,学会这门手艺,到哪儿都饿不死!

就有人向苏长河学习经验,“你说我们在家是不是也要管管孩子学习?”

苏长河哪知道他们联想到哪儿去了,他还道:“当然了,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于是乎,前进大队兴起一阵向学风,向学的是家长同志,哭天喊地的是倒霉孩子们。

可怜队里的小孩,因为秋收,终于有半天功夫不用上学,就是下地捡稻穗他们也乐意,结果,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爹妈管住了。

上午上学,下午捡稻穗,晚上还有写作业背课文。

傍晚时分,行走在前进大队中,时常能听到郎朗的背书声,以及——

“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