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同学, 你来回答一下这道问题。”
大教室里,苏月站起来,略一沉思:“当时间单位改成h后, 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 分为两种情况……”
苏月将两种情况都各自讨论了一下,讲台上的李教授一直侧耳倾听,等她回答完, 李教授问其他同学:“苏月同学的回答对不对?”
苏月回答时,其他同学边听边演算,眼下赞同道:“对!”
“嗯,回答得没问题,苏月同学的课本知识掌握得不错。”李教授肯定了一句, 又看向苏月, “老师说一句题外话, 作为一个学生, 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学习上,不要搞什么歪门邪道,败坏校园风气,做学问的人要纯粹、要安贫乐道。”
李教授说得语重心长,这是一堂大课, 三个班一起上, 教室里坐着上百个同学。如果是一般的学生, 被老师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说出这样类似批评的话,大概会当堂表演一个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然而苏月不是一般人,主要是她之前遇到的老师,要么是和他们处得跟朋友似的, 比如她上辈子的高中班主任晴姐;要么对她很宽和,比如这辈子的班主任于老师和梁校长他们。
即便是在集训班留下赫赫威名的闻教授,也很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
所以,苏月特自然地开口:“老师,我不认同您的看法……”
大概是没有想到她会直接反驳,李教授惊讶了一下,苏月看着他,认真地问:“我不觉得我做的事是歪门邪道,难道做学问的人就一定要清贫吗?老师不觉得这是一种偏见吗?”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家是人,又不是神仙,是人就少不了吃喝拉撒睡,现在在外面,上个公共厕所,还要五分钱呢。”
同学们发出一阵哄笑,苏月继续道:“我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获得相应的报酬,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这样不对吗?”
“老师有没有听过一句话‘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如果造导弹的一直那么清贫,以后谁还会选择造导弹?”
“老师,我觉得,国家的科研要持续发展,不能光靠科研人才的个人理想,更要靠国家的物质保障。只有科研人才实现真正的‘名利双收’,才会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科研,才能形成一个正向的积极的循环。”
“国家现在并不富裕,而京大是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们身为京大的学生,自己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一方面是给国家减轻负担,另一方面比起科研、学术这些抽象的东西,金钱能给大众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我们才大一,就能利用课外时间挣得普通工人水平的工资,不是更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大教室里响起嗡嗡嗡的议论声,有人认为李教授的想法是对的,人的精力有限,事情也分轻重缓急,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成之后才能为国家发展做贡献,而在这之中,吃点苦算什么?吃苦耐劳可是值得表扬的精神。
这是一个讲究牺牲,讲究奉献的时代,这样的思想才是主流思想。
但是更多的学生还是赞同苏月的看法,过去是大家都穷,但这两年时不时也听说过一两个万元户的例子。别人家彩电冰箱洗衣机,自家连粮食都要算计着吃,长此以往,真的没有别的想法吗?
为什么有的留学生学成之后,选择留在国外?不就是国外的待遇比国内好多了?
他们现在还说不上学成之后的事,但是出题获得的补贴确实让他们手头更加宽裕。
不是所有的学生家庭条件都好,有的学生来上学的车费都是家里卖了粮食换来的,还有的上了这么多年学,就让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供了这么多年。本来可能还需要四年,他们才能回报家里,但有了这个方式,他们现在就能给家里寄钱。
对有的人来说,十几二十块可能就是吃几顿西餐看几场电影,但对他们来说,这笔钱能让哥哥娶个媳妇,能让被耽误的姐姐妹妹有个像样的嫁妆,甚至能让家里多两头猪,多半间房。
这样不好吗?他们并不这么认为。
坐在苏月斜后方的杨一个女生举起手:“老师,我支持苏月同学的看法。”
“我也支持!”另一个人直接站起来道,“家里供我这么多年,只是课外时间出出题,就能让家里日子好过点,为什么不做?我不认为这是歪门邪道。”
又一个人站起来:“对,我也不认为!老师,我们只是利用休息时间,没有影响学习……”
同学们一个又一个地发表看法,李教授脸上温和的笑容快挂不住了,就在这时,一个坐在第一排的男生站起来,指责苏月。
“苏月同学,老师身为师长,出于好心,提醒你几句,你这样长篇大论地反驳,是不是有些不尊师重道?”
苏月的额头上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难道为了尊师重道,老师说啥,我都得“是是是,对对对,老师您说得都对”?
苏月看了看这人,不是他们班的,不认识,那就不用给面子了,她道:“这位同学,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我完全地尊重老师,但不代表我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吧?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