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主,当有君主的仪态。”
说到这里咸丰忽然停顿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
“朕握乾符,统御万方,深知疆土之安,系于良将。近观边疆局势,虽大体稳定,然外患未绝,仍需英豪镇守。”
“有卿家者朱氏元鸿,忠勇可嘉,才略兼备,于边疆战事中,身先士卒,屡破敌阵,功高勋著,朕心甚喜。”
“朱卿自投笔从戎以来,矢志报国,勇猛善战,屡建奇功,威震边疆。其治军严明,赏罚有度,深得将士之心;又其为人谦和,体恤士卒,爱民如子,所到之处,百姓安居乐业,皆颂其德。”
“朕思边疆之重,非勇猛善战、德才兼备者不能胜任。朱卿之德才武功,实乃平西之首选。
“今着加恩赏加封朱元鸿为平西王,锡以金册玉印,授以边疆重权,望卿恪尽职守,不负朕望,保境安民,以固我大清万世基业。”
“平西王朱元鸿,当以此次加封为契机,益加勤勉,广开才路,招募勇士,整饬军备,加强边防,使边疆稳如磐石。”
“亦要秉持公正,恤民疾苦,促进农耕,发展商贸,使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福。”
“朕深信有平西王在,西南边陲定能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朕望百官臣民,共鉴朕心,勉力辅佐,共图国是。”
“特加封太仆寺少卿徐继畲为钦差大臣,赴西南传旨,使朱卿体悟皇恩之浩荡。”
咸丰的这番话,直接让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不是,这位说要加封朱元鸿为平西王,是来真的啊?
尤其是徐继畲,当他听到咸丰委任他为钦差大臣,去西南给小朱宣旨,整个人瞬间都麻了。
这个旨意能宣?
徐继畲都能想象得到,他这番去西南宣旨,那此生都别想回来了,能够不被小朱弄死,就已经是如天之仁了。
别看咸丰说的什么德才兼备,功高勋著。
你得看看咸丰封的是什么王号。
平西王啊!
徐继畲都能感受得到,在知道咸丰封自己为平西王的时候,小朱的反应会如何?
这个差事,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九死一生。
羞辱,妥妥地在羞辱朱元鸿。
可是偏偏所有人都不敢再在这个上面,去反对咸丰了。
咸丰都已经退步了这么多?如今又得去重点抵御太平天国的兵锋。
打又不能打,咸丰帝也只能发一份这样的诏书,去羞辱羞辱朱元鸿。
朝臣们都不知该如何劝谏,自家的皇上都被逼到这个份上,如此仁德之君,却只能委曲求全。
不少螨清的王公们,都在心中怒骂小朱不当人子,不忠不义。
当着大清的官,如今却来造大清的反。
“徐卿家,不知卿家可愿为朕分忧解难?去西南走一遭?”
徐继畲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咸丰,竟然能够让他对自己如此“念念不忘”。
当初把自己从福建巡抚的位置给撸了下来,现在又给自己派了这么一个差事,着实是害人啊!
可是徐继畲又能有什么办法?
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愿意站出来说话,就连被称为“大清海刚峰”的肃顺,此刻也哑口无言。
徐继畲终于明白了,与其去反抗,不如躺平接受。
爱咋咋滴吧!
如果小朱到时候要弄死他,他徐继畲也算是不欠这大清朝的了。
之所以满朝文武,不去劝谏咸丰,还是因为咸丰之前的三道诏,铺垫的好。
让文武大臣们,失去了继续反对他的的心思,或者说不忍心再对他逼迫过甚。
以退为进,倒是一个不错的好做法。
只是咸丰没有料的是,他这一举动,只会沦为跳梁小丑。
......
京城的风风雨雨,暂且按下不表。
云南省,昆明府,云贵总督衙门。
此处如今已经成为了小朱的行在。
自打金蝉寺祭祀大典,小朱正式称王之后,吴文镕趁热打铁,劝谏小朱即位监国。
先称王,再监国,如此下来方才能名正言顺统御天下。
有鉴于此,朱简煌自然不会轻易答应,三辞三让之后。
一份以大明永历皇帝的名字,颁发的监国诏书,在吴文镕的手中落成。
《大明永历皇帝封夏王朱简煌监国诏书》
诏书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古帝王之治天下,必赖贤良以辅弼,宗室以屏藩。朕嗣承大统,夙夜忧勤,图惟国家之安,万民之福。
奈何伪清势大,大明已无力回天,江山社稷沦陷于鞑虏之手,此为朕之过失。
今幸赖祖宗在天之灵,保我社稷,又得诸文武大臣竭力匡扶,大明复兴有望。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宗室更当首当其冲。
夏王朱简煌,皇室之英,才德兼备,素怀忠孝之心,有安邦定国之志。其在藩邸,勤于修德,睦于宗族,威望素著,深得人心。今国家多难,正是宗室挺身而出之时。
朕特封夏王朱简煌为监国,代朕总揽朝政,以安人心。望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