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正是蒙恬墓。郁郁葱葱的小山丘,即是当年众将士垒砌的墓冢,据说最初有五十多米高。 两千两百多年过去了,风雨侵蚀,巨冢被风化剥蚀。如大家所见,它的外形早就变得不规则,不似初建时的巨型馒头状。】 镜头一转,走过一条普通小道,转弯就看到了一块黑底色的墓碑「秦将军蒙恬墓」。 两侧立着明显是现代制作的两只石虎。 比照虎符的样式放大了很多倍,石头老虎背上有着金漆文字,仿造了虎符上的错金篆书。 【现在大家应该都懂了,我这次之所以会想到聊一聊古代身份证,灵感来源出自此处。 蒙恬,秦国猛将,半生戎马倥偬,葬于绥德。 人固有一死,蒙恬也不会例外。可对于驰骋沙场的武将来说,最遗憾悲愤的死亡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矫诏之下。】 嬴政差点没能握住手中的长剑。不是因为两千多年后的街景与如今相差甚远,而是因为那座孤寂矗立的墓冢。 看着如此普通的墓地,完全没有名将之墓该有的气势恢宏,又是谁敢用伪造的诏书杀死蒙恬? 不可能是扶苏。 嬴政很确定,那么又是谁伪造皇帝的旨意? 【始皇帝三十七年,嬴政第五次出巡。蒙恬与扶苏并没有随行,而是在上郡守边。 出巡走到一半,嬴政突然生病,将信任的蒙毅派去了会稽祷告山川。此时随行名单上还有着李斯、赵高、胡亥。 后来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它有多么荒诞。 嬴政未能等到蒙毅归来,就暴毙在巡视途中。 根据《史记》,在嬴政临终之际,“玺书赐公子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 嬴政死前没有明确表示大秦的下一任君王是扶苏,但他也做出了选择。没有让随行的胡亥主持身后事,而是要召回远在上郡的扶苏。 这个决定代表着什么? 嬴政不希望死亡来临,扶苏也许不是他最理想的储位继承人,但在死亡关头非要在一群儿子里选择,就选择长子吧。 对此,远在上郡的扶苏不知道。 对此,近在始皇帝病榻旁的赵高产生了异心。 假如扶苏继位,对赵高有好处吗? 赵高早就与蒙氏兄弟不和。当初他犯下大错,蒙毅要依法判他死罪,是嬴政特赦免其受刑。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扶苏登基后会与赵高更亲近,还是会与蒙家更亲近,答案一目了然。 那么有别的选择,让另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人继位吗? 有!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而胡亥在随行队伍里。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胆子够大,抓紧时机阴谋就能成功。 最后只剩一道关卡。 篡改遗诏,立胡亥为新君,将扶苏与蒙家兄弟杀死永除后患,必须要车队里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合谋才能成功。 不是别人,就是嬴政颇为信任的丞相李斯。 李斯已经位极人臣,谁继位对他有差别吗? 嬴政重用李斯多年,在治国理念上两人一直以来君臣相得。到头来,他会背叛始皇帝吗? 当时,李斯已经年近七十,在古代就是高龄老人。哪怕扶苏上位不重用他,更重用蒙氏,他还有必要争权夺利吗?这个年纪可以功成身退,退休回家安享晚年了。 历史给了我们答案。 人心易变,不是所有人都能克制住贪婪的欲望。 赵高与李斯对嬴政之死秘不发丧,假装始皇帝活着继续巡视。 又用现成的玉玺发布了矫诏,一让胡亥继位,二给扶苏送去了一封原地自裁的旨意。 矫诏称:扶苏与蒙恬在边塞十年没有更多建树,扶苏更因为不能返回咸阳做太子心生憎恨。不忠不孝的两人,别活着了,朕将你们赐死了。⑤ 毫无疑问,这是一招险棋。 如果扶苏与蒙恬收到诏书后,或怀疑或不服,就是不自杀呢? 假如送去旨意的使臣想要强硬动手,但两人决绝反抗,劫持来使,不惜鱼死网破也要回去见嬴政最后一面问个清楚呢? 另外,此前蒙毅去会稽祷告山川。假如他迅速返回,见不到活着的嬴政,心生怀疑呢? 这个时间差之中,嬴政的死亡消息又会不会外泄呢? > 不得不说,赵高在作假上很有一套。 为了避免尸体发出臭味惹人怀疑,他也是绝了,想到鱼的腐臭可以压制住尸体臭味。以臭制臭,这一招很成功。 后来,唐朝李贺诗云“嬴
第十八章(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