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绝不允许发生鸠占鹊巢之事(1 / 2)

诸将都能从刘禅的话中听出来,他并没有将魏军当成唯一的敌人。

而是将所有抵抗者都认作敌人来对待。

表面上北伐是击败魏军,占据凉州,获得地利。

实际上,魏军并非西北地区最大的祸患,想浑水摸鱼的豪强,以及趁乱取利的胡人部落才是更棘手的敌人。

“凉州羌乱百余年,互相攻杀数代人,可谓是血海深仇,我们就不要幻想其中有多少心向朝廷的忠臣良将了。”

主帐中,刘禅看着陇西地区舆图开玩笑似的说道。

众将都肃穆没有跟着笑,他们深知刘禅说的是事实。

真要算起来,羌人和汉人的战争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商朝。

商朝盛行人祭,甲骨文中出现最为频繁的词语便是‘用羌’。

周朝的早期,其实就是专门为商朝抓捕羌人的西方伯国,并以此武德充沛而发迹。

其实羌人也是早期华夏形成的原始股之一。

‘姜’之即‘羌’,‘姬’之即‘氐’。

氐羌同为姜姓,即同出于炎帝。

周人本身就是出身于羌戎,姜族也是出身于羌,这也是西周能形成姬姜联盟的原因。

商朝血腥人祭,漫天鬼神恐虐人间,原始且野蛮。

周公旦废商之文化,创礼仪之邦国,华夏族的文化才穿上文明的衣裳。

从此,开启了数千年以文化为纽带的民族大融合历程。

因为开创了汉文化,所以姬姓成为最纯粹的汉姓氏。

后世许多姓氏也是从姬姓演化的,也算是纯汉姓。

也有不少姓氏是后来各族群融入,比如独孤、慕容、呼延等等。

由此可见,周公旦是当之无愧的华夏首位圣人。

但是文明演化的时候,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人都能一同进步的。

周人引导的文明发展同样不能辐射到偏远地区的羌人。

他们还保留着原始的习俗,过着游牧的生活,不受礼仪教化。

汉人和羌人开始从文化上出现区分,矛盾也随之出现,不复周初和睦之景象。

后来羌戎和周朝也是爱恨交错不停地轮回。

到了秦汉时期,已经是差异巨大的不同族群。

其中氐族,算是汉化到一半的羌人,是介于华、羌之间的又一民族。

人们常常把羌氐并称,其实也没错。

羌是大名,氐算是羌中的一种,其关系就跟白马是马一般。

得益于东汉堪称神经病般的对羌政策,百年羌乱双方可谓是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郡县长吏动不动被杀,汉军死于羌乱有名有姓的将领不下百位。

更别说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百姓了。

当然,羌人也不太好受,汉军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着名奇观——京观。

有的羌人部落名字甚至直接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其中的先零羌曾经一度攻入三辅地区,威胁汉朝历代皇帝陵寝。

甚至该部落曾有一个叫滇零的首领,在北地郡登基自称天子。

对于称帝的行为,东汉政府自然不能姑息,结果一直打了十年才平息。

汉末时期先零羌又攻入三辅地区。

汉将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

先零羌由此开始衰败,但是其在凉州北地郡依旧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

而且是最有野心,最敌视汉室朝廷的一支羌人。

熟知这段历史的刘禅,早已将其列入了必须剿灭的名单之中。

除了先零羌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羌人部落也在剿灭名单之中,比如烧当羌。

烧当羌堪称是反汉羌族急先锋,不过烧当羌主要活动在东汉前中期,如今已经衰败的较为厉害,势力甚至不如先零羌的一半。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羌人都是敌人。

与朝廷敌对的约占已经探知的所有羌人势力的三分之一。

还有五分之一左右的羌人是没有多大仇怨,较为亲汉且可以争取的助力。

剩下的羌族部落则是中立观望,当羌人强盛的时候,他们会跟着抢一波汉人。

当汉人政权实力强大的时候,他们也会乖乖的奉上降表,低头称臣。

也就是大多数羌氐部落属于是谁赢他们帮谁的那种。

对于这种羌人,只要他们不首先射第一支箭,汉军就不会与他们开战。

必要时刘禅还会主动安抚,让他们不要与朝廷敌对,否则自己手里的兵力就不够用了。

对于那三分之一与朝廷敌对的羌人部落,则是要彻底歼灭、吞并,使其种族之名就此断绝。

这一点师出有名且名正言顺,对其他势力的刺激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也就是刘禅这名统帅坚持要这般做,否则汉军高层不会制定对这些羌人下死手的策略。

主要是当下的汉人对蛮夷还是有心理优势的,他们对杂胡是俯视来看的,并没有将其当成战略级别的威胁。

所以文臣武将们想要的是打胜仗,而刘禅要的是尽可能取得完全胜利。

因为两汉王朝对待外敌始终是强势的,先汉有封狼居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