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年间,就已经近乎于接管了邺城的校事系统。」
「臣审讯卫本和孙定两名校事后,又翻阅邺城档案丶找了许多校事府中的老吏问话,几乎可以将这个结论确定下来。」
曹睿问道:「先帝当时已经是储君了。但校事一直不都是武帝亲自掌着的麽?先帝是如何掌握校事的?」
王朗说道:「建安末年,武帝常常因头疾而难以理事,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多。」
「在迫于舆论杀了卢洪赵达之后,武帝也精力不济,将校事府的权责渐渐交给秘书监了。」
曹睿眯眼说道:「秘书监……先帝称帝后将秘书监改为中书省,是刘放和孙资二人?」
「陛下所言不错。」王朗缓缓说道:「刘放和孙资掌握中枢机要后,自然晓得武帝情况。武帝难理朝政,而先帝有了太子储君的名份,于是也就听先帝命令了。」
「说下去,」曹睿说道:「校事与魏讽一事有何干系?」
王朗道:「与魏讽一案干系倒不是特别大。只不过动用校事在邺城中帮助魏讽『惑众』,或者说帮助魏讽『扬名』,还伪造了些魏讽造反的证据。」
曹睿从椅子上起身,背着手在书房中踱步了起来。
「他们就不怕武帝知道?」曹睿又问。
王朗抬头与曹睿的目光对视:「武帝哪有可能知道呢?建安二十四年春,武帝当时还在汉中呢。」
曹睿没有说话。
建安二十四年春,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杀死。而后曹操亲自赶往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夏,关羽攻襄樊丶斩庞德丶俘于禁。
建安二十四年秋,曹操亲自坐镇许昌丶指挥救援樊城。
过了冬天,建安二十五年春,曹操刚刚回军洛阳后,没过多久便病死了。
若是这般说来……先帝曹丕是不是算准了这些事情,因而有恃无恐呢?
曹睿在堂中站定,细细思考起来一些关键之人。
曹操死在洛阳,贾逵丶司马懿丶夏侯尚纷纷在洛阳稳定形势丶安抚曹植曹彰。邺城中几乎所有臣子火速拥戴曹丕继位魏王。
若认真的说起来,曹丕的助力并不是曹真丶曹休这些宗室武将,而是司马懿丶陈群丶贾逵丶锺繇这些文臣!
先帝如此信重颍川人,也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想了许久,曹睿一声长叹。
曹睿自诩即位这不到一年,巩固权利丶打了胜仗,因此往往将曹丕的能力看得没那麽高。
但曹丕毕竟是开国皇帝,如何有如此多的人拥护于他?
曹操征伐在外,曹丕常常留守邺城。
一次次酒宴丶一场场文会丶一个个友人……
只能说,没有半点工夫是白费的。
而曹睿也终于想清了,自己和曹丕最大的差异。
曹睿与臣子之间,几乎从无私谊!
曹丕爱憎分明丶文彩卓群,与世家大族和宗亲武将们都关系良好。该结交的结交,该奉承的奉承,而这些作为,都变成了他登顶路上的阶梯。
而反观曹睿呢?在东宫时几乎不结交大臣,而即位后所做的种种,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坐在皇帝宝座上发号施令。
孤家寡人。
曹睿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刘放和孙资二人,听先帝指挥之后,后来便掌握了校事之权,还以此继续掌中枢机要?」
王朗说道:「应是如此。」
曹睿摆了摆手:「说文昭皇后之事吧。」
王朗片刻后说道:「臣在问询校事之时,从校事处听闻这样一桩事情。」
「郭太后确实曾令校事诬告文昭皇后。臣知道陛下不欲追究此事,但臣是想说,邺城校事收到的命令,乃是郭太后直接从洛阳宫中发出的。」
曹睿想了想问道:「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先帝这个诏书,是哪年发的?黄初二年还是三年来着?」
王朗答道:「黄初三年。」
「是九月?」
「是九月。」
曹睿吸了一口气。曹丕下此诏书,几乎与立郭氏为后是同一时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