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长大点就会觉得这很扯淡,很傻,这种影响是可以被简单剥除的,但是这种看似好像在展现后宫黑暗现实,但实际上的爽剧,对他们的影响就更难摆脱,这很容易强化他们的社达倾向,让他们觉得环境恶劣但存在即合理,只要够强就能胜利,从而变成极端慕强又极端鄙视弱者的人,我觉得这部剧的影响可能会是这几年最糟糕的”
“……”
但怜秋杀萱贵人的剧情后,他们的态度便有了一丝转变,因为怜秋之死让女主角从讨喜的恶人,变成了令人恐惧生厌的恶人。
陆青生对怜秋这一角色的塑造倾向被明确地展示了出来,哪怕是最挺怜秋的粉丝也是带着“辩解”态度,这意味着她们很清楚怜秋所作所为是不好的,这让这群卫道士们安心了不少,觉得这剧问题应该不大了——难道真有人看完怜秋杀萱贵人后还能觉得换作自己也能做出同样的事吗?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这个人本身问题了。
但观众的记忆毕竟是短暂的。
上一世的时候还好,陈春意在展现怜秋的挣扎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很多人压根就没看出来,更不会对怜秋有什么心疼的情绪,而是觉得她简直冷血无情到非人的程度,不管追剧追得多爽,都将她骂到了结局才停。
但秦尤把怜秋的挣扎迷茫都表现了出来,虽然也很淡,但在她的表演中,怜秋外露的情绪越淡就越让人心疼。
所以观众很快就忘了她刚干完多么丧尽天良的事,弄死了全剧最萌的吉祥物,而是专心为她打call去了。
再加上那两个大火的劣质游戏的助推,网上的言论很快就转向了这群理智派宫斗剧批评者们最讨厌的方向——幻想自己生活在后宫会怎样?
这话题简直死死地戳中了他们的雷点,于是开始大肆造势批评,指出黑暗系爽剧其实要比傻白甜偶像剧对人的三观影响更糟糕。
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论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互联网也从来不缺喜欢逆大众风向以显自己理智独特的人,于是在《平生意》的剧情达到顶峰——怜秋被重新赐名,并被封襄妃——之时,它的风评却反而急转直下。
“我们从前觉得,傻白甜女主凭借爱情或者单纯出于作者的意愿称霸后宫这种剧情才叫美化后宫,但比起《平生意》来说,这种剧情的影响也算不上多恶劣了,毕竟这种虚假是很容易戳破的,观众只是单纯沉浸在这种幻梦中,但不会严肃对待这类剧情,更何况只要稍微带点脑子,就能意识到哪怕这种事真的存在于现实,也不是什么值得向往的童话故事,哪怕宫妃凭借皇帝的'爱情'独步后宫,也只会更加强化她的附庸性质”
“所以这类剧情并不令人太过担忧”
“某种意义上来说,《平生意》才是真正在美化后宫,血泪被淡化,胜利的喜悦被强化,它简直就是在鼓励观众去成为损人利己的'强者',而最适合这种人的环境是什么呢?就是这养蛊一般的后宫”
“这,才叫美化后宫,因为它在看似展露了后宫黑暗一面的同时,依旧很有技巧地让人对这个环境生出了向往之心”
“……”
这段话很有说服力,不仅是原本就不满《平生意》这部剧集的人觉得自己的心里话被说出来了,然后开始到处鹦鹉学舌,就连部分《平生意》的观众,全程追剧追得开心的人,也加入了批判大军,上演了一出“幡然悔悟”。
毕竟,这个时间段的网络环境远不像十年后那般自暴自弃,智能机兴起之初,闭环网络和算法推荐还没成为APP标配,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还存在,“三观”,“道德”这些东西对这个时间段的网民来说,还是个挺值得深思的事。
如果换作数年后,估计主要回应就变成——“我就爱看爽剧关你屁事”“我就烂不用你特意说,这么闲你去村口把大粪挑了吧”——这种摆烂式攻击了。
不过另一方面嘛……其实也是该爽的已经爽完了,怜秋已经封妃,容妃已经被赐死,贤妃距离被废黜也仅有一步之遥,故事已经到达极高点,观众已经进入贤者时间,当然有闲工夫来回头从更高视角审视一遍这个故事,给自己找点新乐子——从道德高地审判他人,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快乐。
于是《平生意》的观众就这么分成了两波,一波反水,另一波则觉得——
“倒也不必,我都是拿《平生意》当推理剧看的,不得不说,这部剧的诡计和悬念设置比不少正经推理剧都强,推理剧编剧们听见没,我对你们很失望啊!”
“感觉又回到追《不眠城》的那段日子了……我说你们能不能好好欣赏故事本身,不要老是在故事里找观点了,不是所有故事都要表达什么观点的好吧?就不能是这故事有意思到单纯值得被讲述吗?”
“喜欢刺激喜欢狗血喜欢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来就是观众的本能,我是来看电视剧的,又不是来看教育纪录片的,按你们这个标准,电视剧只能拍现实生活了吧?毕竟童话对人不好,黑暗童话也对人不好。”
“我觉得你们多少有点高估电视剧对人的影响了,我小时候还看过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