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养个中原(1 / 2)

第249章 养个中原

看到众人都惊叹骄傲于如此壮举,丝毫没理会他们此前说的粮食不足的问题,陈宫和国渊齐齐的叹了口气。

就知道会是这个情况。

「多出的这近三千万百姓是怎麽来的主公您清楚,购买和迁移都耗费了大量的钱粮。」

「而且这些人的落地安置也靡费良多,村落丶房屋丶道路丶物资等都要准备。落户一个百姓,至少需要他们耕种三四年才能勉强回本。」

「我们能撑住,纯靠主公之能,以及过去打下的厚实底子。但是这步子确实迈的有些太大了。」

田泽道:「那也不应该啊!接下来的人口招引事宜变缓,粮食应该还会有结馀才是。」

「但是因为蝗灾,中原没粮食了啊!」国渊说道。

「中原上千万的百姓,如果我们置之不管,估计至少会有三成以上的百姓或直接或间接的因缺粮而死。」

其实国渊说的还保守了些。

因为田泽招引百姓的行径,中原人口少了很多,资源也相对富裕了些。

这本是件好事,可问题在于众诸侯发现田泽太强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他们为了自己的雄途霸业几乎是豁出去了发展军事。

田泽发下去的财富基本都被集中到了世家豪强手中,继而被他们支持的诸侯所用。

他们可不会在乎民心动荡和竭泽而渔问题,都打着以战养战的想法。全部都在囤枪,等着抢邻居家的粮食。

手中有十万大军一年的粮饷就敢招二十万大军。没钱粮就只能去抢,或者再苦一苦百姓。

原本有着陶谦丶韩馥这些屯粮的在,还好一些,但现在屯粮的都没了,就剩田泽一个粮食多的还抢不动。

袁绍和曹操手中大军都不下三十万,但他们府库里怕是连这些大军一年的粮饷都无。

再这样下去迟早玩完,但他们谁又敢裁撤大军?撑下去,或许还有机会。一旦裁撤大军,用不了多久地盘就没了。

而且还有世家给他们当血包,毕竟袁绍他们一旦玩完,临死前绝对不会再顾忌他们的影响力,绝对直接动手抢粮食。

这些世家懂得妥协,但却绝对不会主动帮助这些诸侯的,更遑论帮助地方百姓渡过难关了。

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众诸侯有钱粮打仗,百姓却饿殍遍地。诸侯兵力越多,百姓死的越快。

「至少三百万的人口。」陈宫强调了下。

「但是这些粮食卖出去,我们接下来应该不缺钱了吧。」程昱敏锐的察觉到了漏洞。

「中原的粮价如今一直在三万钱一石左右,虽然比之前低了一些,但也足以赚的盆满钵满了。」

要知道,蝗灾爆发之时,中原粮价已经涨到五万钱一石了,现在不涨反跌,必然是因为他们的粮食大量售卖导致的。

糜竺出列道:「中原粮价居高不下确是事实,但价格实际并无那麽夸张。」

「之所以出现三万钱一石,其实是因为此前的董卓以及现在的袁绍丶曹操等诸侯和他们治下的世家大量铸造劣制货币的原因。」

「他们所用的铜钱,含铜量极低,我们都是直接以含铜量进行兑换。所谓的三万钱一石,折合我们治下的制式五铢钱,不过才三千钱左右。」

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这一招,可不只是后世会玩,这个时代早就被玩烂了。

武帝的「白鹿币」丶董卓的「小钱」丶蜀汉的「直百五铢」丶东吴的「大泉」等等,数之不尽。

最终吃亏的总是穷人,各路诸侯和世家豪强却是赚的盆满钵满。

诸侯大战不断丶百姓吃亏不停,即使田泽不行「资敌」之举,这些诸侯也有的是办法能够拉得出足够多的兵力。

「所以说,等于我们还要养个中原是吗?而且估计还得养好几年?」田泽头疼道。

「某种意义上而言,是的。除非我们不想要中原的人口。」国渊如是说道。「南方不是有不少粮食吗?他们也可以卖呀?」

「南方诸侯不缺钱粮,他们也不愿资敌。」程昱解释道。

「合着最后只有我们做这个冤大头。」

「谁让我们占了最大的便宜,而且还想继续占。想要在保留中原元气的基础上赢,我们就只能吃这个亏。」陈宫说道。

听到这里,李儒印证了自己当初的猜测。

如果田泽一开始的目标只是整个大汉的疆域,现在就可以着手一统天下了。但田泽的野心太大了,所以他处处掣肘,不得不约束自己的力量去取胜。

不过这在李儒看来也没啥影响,无非就是早晚几年的关系。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这是条蜿蜒之路,却也是必胜之路。

想必这一情况袁绍和曹操等人也慢慢猜出来了,他们也在尽力利用田泽的这一「弱点」,为自己争取那渺茫的希望。

王者要有王者的气魄,也需背负王者的责任。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养的其实还不止中原。」陈宫的目光幽幽的看向李儒和吕布。

李儒和吕布本能的避过这一目光,看向旁侧。

尤其是吕布,不知为何,总觉得每次被陈宫注视都会有莫名的愧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