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抵达(1 / 2)

大司农 素衫清韵 1060 字 25天前

·武阳关这里,除了许青起早年随师父游历的时候走过一回,其余的人都没来过,但是这不妨碍几人对这个对方的排斥。除了春回一无所知,其余几个人进了关城之后情绪都不太好。

这里分东西两个城门,从东门入西门出,左右都尉各有五千多人,各守一方。

岳家虽然归顺了大燕,但是与许青起的仇永远也消不了。

许青起有自知之明,因此并未直接去都尉府,而是寻了客栈落脚,安排了夏和光:“去给高都尉送一封信,约他明日午时见一面。”

夏和光应声而去,也没打算自己露面,而是找了人帮忙,随即又在城中转了一圈。

“城里的盐价跟账目上有些出入,但是出入不大,明显比汉阳一带的价格便宜的多。”

许青起抿了一口茶:“这是关城,重兵驻守,曹维桢胆子再大也不过一个小小盐监史,他还不敢在这上面做小动作。就算是做也不会太过,这样岳氏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阳夏盐田有问题,曹维桢必定有问题,曹维桢有问题,那么岳家就脱不了干系。我查了两年前阳夏的账,跟这两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阳夏的关盐收入在前朝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

空青道:“那我们还是要到城外去查,城内怕是查不到什么东西。”

“不着急,我要先见见高湛,他来了这边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圣上叫他来此就是为了做朝廷的眼睛盯着岳氏,总不能一点建树都没有。有些东西我们是查不出来的,让他来就好办很多。”她需要知道蜀州这边的盐事由谁经手的,是不是岳氏。

盐虽然是官盐,但是前朝皇帝昏聩无能,宠信奸佞,根本就不问朝政,朝臣跟地方官员勾结,喝着百姓的血肉。那是一本烂账,谁也理不清楚。但是现在的账总要理一理,总不可能放任一直这样下去。

别的地方她不敢说,阳夏这地方她感觉跟岳氏脱不了干系。阳夏离武阳关这么近,岳崇安在的时候,朝廷年年拖欠军饷,他手底下那么多人要吃饭,有时候百姓受灾他还要想办法赈灾,都需要钱,这些钱从哪里来?

高湛收到的信上只有一句话,时间地点有人要见他。

他在武阳关的处境算不得好,岳家几代人盘踞在此,不管是民间还是军中地位都举足轻重,说是只知道岳家军而不知道朝廷也不为过。

即便岳崇安不在了,但是他的儿子还在,依旧可以一呼百应。

他这个左都尉做的举步维艰,要不是来时他带了人,后来三军又整编,这会儿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中州来客啊,不知道这回来的是谁呢?

到了约定的酒楼,他进了雅间,就瞧见了一个带着面纱的女子坐在那里,看着他,丝毫没有起来要跟他行礼的意思。

“阁下既然捎信在此见面,这番作态又是什么意思?”连面都不愿意露,什么话都没有说的必要。

许青起道:“我这是为了都尉大人你好,不到见面的时候却见面,总是会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该说的话说完,出了这里我们谁也不认识谁,那么岳清河想抓你的把柄辖制于你也依旧无从下手,你说呢?”

高湛微微蹙眉,反手关门在她对面坐了下来。

“中州来的?”

“长宁侯府来的。”许青起说完拿了手令给他看。

手令是做不得假的。

“长宁侯让你来武阳关做什么?”

“长宁侯执掌司农府,关心的自然是各地钱粮,来此做什么高都尉还能不清楚吗?”

高湛明了:“蜀州的账有问题?”

“有,有大问题。不止是粮税伤税有问题,最重要的是盐。关城之内的百姓吃的盐的价格尚且跟报上来的账目不合,更何况关城之外偏远一些的地方。该进国库的东西进了别人的口袋,圣上怎么会允许?”

就粮税来说,一年征收两次,税收是两成,但是需要加上征收押送途中所需要消耗的人工损耗等等,所以至少三成。其中一成要抽调出来进入各地府库,为囤兵供需,剩下的才会送去国库。

但是商税已经盐铁这些是要全部都进入国库的,这是一笔巨资。

高湛眼下自顾不暇,朝廷要查账,他不觉得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那么你找我来是想要我做什么?”

许青起道:“侯爷想麻烦高都尉尽快弄清楚,岳氏的账,看看他们私底下跟曹维桢有没有来往。”

岳家除了岳清河剩下的人都去了洛都,洛都那边她走的时候不止嘱咐了程许暗中留意,还让周泽漆帮忙查查。

但是皇城脚下,一时半会儿怕是查不出太多有用的东西,着重点还在武阳关这边。

她有皇帝的旨意在手,不怕高湛拒绝。

跟高湛联系上之后她就没在城里逗留,眼下她不打算跟岳清河对上,查账找到余钱才是正事,其余的不打算节外生枝。

从武阳关东去两百余里就是阳夏,盐田在城西很是偏僻,由盐监史曹维桢负责,也是前朝的旧臣,呆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十余年了。

余钱之前送回去过一封信,那会儿说已经到了阳夏,阳夏城内外的盐价高到离谱。因为是暗访,他曾夜谈郡守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