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朱标的声东击西(2 / 2)

朱标是太子,不能失态,只好脸红地行礼退出大殿,出了大殿,只看到沐英已跑出了中左门……

马皇后看着离去的两人,眼神中掩饰不住的欣慰,对余怒未消的朱元璋说:“这是给顾正臣出了一个难题啊。”

惩前毖后就四个字,如何操作全靠揣测。

顾正臣若是处置不严,可能不称朱元璋的心思,若处置太严,又不符朱标理念。

朱元璋看向马皇后,原是怒气的脸上浮现出爽朗的笑意:“顾正臣未必觉得是难题,妹子啊,倒是标儿和沐英两个孩子,开始学会声东击西了。”

马皇后掩嘴摇头:“果然,他们这点道行,还是瞒不过你啊。”

朱元璋起身,眼神

中透过一抹杀气:“朕也知道,治国之道不宜太过严苛,酷刑有失民心。然有些匹夫贪腐虐民,不施酷刑难平朕心头之怒!朕不是不想下一道旨意,将那些人头砍下,从句容直接挂到金陵,以告诉天下百姓,谁敢再犯,便是如此下场!”

马皇后看着杀气凛然的朱元璋,知他所想,定是有过这种考虑,轻声问:“那陛下为何又改了主意?”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背负双手:“咱这不是怕寒了顾小子的心,日后不认真办事。他是一个做事重规矩,重分寸的,这些文书里,他引用律令条文不下四十处,为的就是说服朕,按照律令杀人可以,若不按律令来,那就得先修改律令而后天下照此办事。”

马皇后眼神一亮,道:“他这是在将你一军。”

朱元璋认可地点了点头:“是啊,这小子将律令都摆出来了,朕不好下手,何况你们三人在这里游说,朕又能说什么。句容案破,顾正臣有功,还了当地百姓一个公道,也狠狠敲打了下地方大族,他做得很好,哪怕朕不发话,他也会处置妥当。”

马皇后见朱元璋对顾正臣颇是赞赏,进言道:“如此人才,待在句容做知县是不是有些屈才,何不调回金陵,臣妾看他多才,太子与沐英又是器重,说不得可以多做点事为朝廷分忧。”

朱元璋摇了摇头:“他这个时候还是不来金陵的好,一个没根基的

人,若是连资历也没有,那他可成长不起来啊,历练几年吧,他不是追求吃饭治国,若他连句容百姓的饭碗都解决不了,呵呵,朕可不饶他。”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张合的手,似乎很想欺负人,认真地说:“百姓吃饭问题自古以来就没解决过,他若真能解决了句容百姓吃饭问题,不说全部,就是七成人家,那也是大才。”

朱元璋看着收拾食盒的马皇后,走上前,将装起来的半个饼子又拿了出来:“现在,有大才的人太少了啊。”

刘伯温、李善长虽然都还活着,但这两个人还是在家为好,病都病了,好好休养才是正途。

除了这两人外,满朝文臣之中,也就胡惟庸有点能力,可此人背后站着一堆淮西老乡,着实令人不安啊。

自己理想的辅臣,是既无背景,又有能力,既能协调各级官吏,又不结党的人。

可现实是,有背景的有威胁,没背景的没能力,连站都站不稳金陵,更不要说协调各方利益,调和各方。

不过,此时没有,不意味着未来没有。

朱元璋咬了一口大饼,肃然道:“自从顾正臣说出吃饭治国言论之后,朕每次吃饭都想起此人,想起百姓的吃饭问题,国大,百姓吃饭何其难!”

马皇后行礼:“陛下心忧天下万民,是万民之福。”

朱元璋呵呵摇了摇头。

万民之福吗?

他们或许没感觉到吧。

真正的万民之福,应该是落到实

处,是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古人已经说得很清楚,只有解决仓禀衣食,百姓才能知礼仪荣辱,才能服管,才能当顺民!

顾正臣,朕想看到一个知礼仪、知荣辱的句容,你能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