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从背面找方法(1 / 2)

工部。

工部尚书李敏看着眼前的工部官员,将手中的公文摇晃了下,板着脸说:“陛下有了旨意,西安城墙与太原继续修筑,但秦王府与晋王府,暂且停罢。”

此言一出,工部官员纷纷松了一口气。

秦王府、晋王府的工程量虽比不上中都,可两个加一起,那也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中都皇宫,这几年为了两座藩王府,征用百姓何止四十万!

如今停罢营造之事,工部就不再需要那么劳心劳力去操持,派人去盯着。毕竟一旦逾制或出了问题,或有了贪污,不仅派去官员倒霉,整个工部都可能会被牵连问罪……

“于主事,你且留下。”

李敏挥退其他人,将于文明留了下来。

于文明不解缘由,垂手等待。

李敏看着紧张的于文明,呵呵笑道:“你莫要紧张,听闻你聪慧有才智,倒想请教几个问题。”

四十余岁的于文明见多了风云,做事很是谨慎,见尚书如此,连忙回道:“请教不敢当,李尚书但有吩咐,下官便全力以赴。”

李敏叹道:“你应该知道,我长子李修在国子学。前段时日,顾县男在国子学留下三道难题,苦思冥想至今无人能解……”

于文明恍然,道:“国子学三题啊,这事已经传入坊间,听说只要能回答对两题便可直升七品,可国子学不准外人进入。”

李敏重重点头。

自己曾与顾正臣打过交道,那时他还在句容当知县,刚

创办了三大院。后来自己被调去当了江西参政,再回来时,顾正臣已凭借着治理泉州府官场、破了地府鬼借手案名声大噪,更是因泉州卫战胜羽林卫而家喻户晓。

前几日,顾正臣的儿子出世,自己还登门庆贺,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风光。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的儿子没出路,只靠啃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官职,朝廷又不开科举。国子学上面是礼部,礼部基本上是不会给工部面子的……

现在有一条路,那就是解开国子学三题,哪怕是两道。李敏清楚,盯着结果的不只是顾正臣,还有皇帝。

可纵是自己,也只是勉强做出来第三道题,用九根筷子搭桥。毕竟是工部的人,动手能力还是有的。可短时间内将零散的字拼起来,这就太为难人了,那么多纸屑,还都是重复的字,这怎么个拼凑?最难的还是第一道题,木盒里藏了字,可大白天借着阳光都看不清里面有什么……

于文明也想不出来答案。

国子学。

监生唐大帆看着抽出两根筷子,原本搭建好的桥顿时垮塌,然后再一次搭建起来,沉默良久,自言自语道:“九根筷子,可以搭多种桥梁,但承重的并不多,方法并不只有一个,但总有一个是最好的方法。可拼图如何拼?”

走至明伦堂外,唐大帆看着高台,只有两三个人在那坐着。

三道题,难倒了太多人,众人

的热情很快就被挫败感浇灭,许多人宁愿躲在暗处想怎么解决,也不想上前尝试,免得落个“自不量力”的结果。

唐大帆决定再试一次。

田虎暼了一眼唐大帆,笑道:“就你,还想解开这第三道题不成?”

万谅嗤笑:“咱们都没法子,他凭什么解答?”

唐大帆没有理睬,走至纸篓中,仔细翻看了一番,起身看向打瞌睡的张培,喊道:“烦请告诉顾县男,这三道题,我解开了!”

张培顿时精神起来,仔细看了看唐大帆,又指了指三道题:“当真解开了?”

“不敢欺,只是需要顾县男亲至。”

唐大帆行礼。

张培想了想,便点头离开。

不到半个时辰,国子学就热闹起来,就连陶凯、乐韶凤,包括一干教授也走了出来,想看看唐大帆到底用什么法子解开这三道题。

顾正臣到了国子学,登上高台,看着行礼的唐大帆,微微点头,问道:“你解开了这三道题?”

“应该是。”

唐大帆肃然道。

顾正臣笑了,然后看向其他监生:“可还有人解开这三道题?没有啊,那解开一道的可有?”

田虎、万谅等十二人走出来:“我们只解开了第三道题,且用书本试过,可行。”

顾正臣含笑,然后对唐大帆说:“本官来了,你动手吧。”

“好!”

唐大帆倒出九根筷子,手持一根筷子,用两根筷子平行搭在手持的筷子之上……

动作很是娴熟,看得出来

,他做过不止一次。

顾正臣仔细看着,这一道题考验的是动手能力与匠人思维,如没这点本事,搭出来的只能是简单粗糙、难以承重的桥。

唐大帆很快搭建出来,用手按了按,看向顾正臣。

顾正臣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一道题,你解开了,下一道。”

唐大帆走向纸篓,将碎纸屑全都倒了出来,在陶凯、乐韶凤等人惊讶的目光中,将碎纸屑不断翻过去,直至所有碎纸屑没有半点字迹,然后拿起一片碎纸屑,看了看上面的小字,然后搁下,再捡起一块,放在一旁……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