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 2)

一个说阿耶被奸人蒙蔽,害了儿子;一个说都是因为奸人的缘故,儿子只希望阿耶身体康健,只要阿耶相信自己。

一时间长生殿里竟然“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尽管王维把来龙去脉简单告诉了杜甫,杜甫还是没有从震惊中走出来,天幕说大唐强盛,还说安禄山要谋反,如何大唐就衰亡了,而且天幕引用的诗词一大半都是自己些的!写出如此艰难困苦的诗作,自己将来是得多可怜!

所以当殿内众人都恭贺皇帝太子和好如初,大唐之幸的时候杜甫又慢了一拍,还好王维替他遮掩了过去。

可惜李太白没有见到这样的神迹,不然又会写出多出尘的诗作!

【当安禄山叛变的消息传来,李隆基勃然大怒,他不需要讲和,不需要谈判,为了泄愤,他杀掉了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和他的妻子荣义郡主。这件事也刺激了安禄山,于是他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像一条疯狗,朝长安扑来。李隆基的昏聩在这件事中显露无疑!安禄山造反,他的嫡长子安庆宗有罪,但也可以是谈判要挟安禄山的筹码,荣义郡主是李唐宗室之女,她奉旨同安庆宗成亲,与安禄山完全没有联系,然而这个无辜的女子成了君王泄愤的工具,被一同处死。】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李隆基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他只是做了简单的部署。他派遣将士毕思琛赶赴洛阳,金吾卫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让他们就地招募士兵平息叛乱。】

【安禄山镇守唐朝东北边疆几十年,手里掌握的是来自草原凶悍的强兵,而李隆基竟然让手里的将士就地招募士兵,用毫无战斗经验的平明百姓去抵挡百战精兵,无疑以卵击石,其作用只有一个——给安禄山送人头,激励叛军将士。】

【他们当然失败了!】

【或许李隆基也想起了安禄山在自己面前是只温顺的猫儿,但本质上也是帝国的军事天才。于是,他召见了正好回长安述职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因为外祖父犯罪被流放到安西都护府充军,于是封常清在安西长大,对西北战场无比熟悉,在长辈的教导下,他少年便“多所游历”,力图在这片辽阔的疆域上建立自己的功勋。他做到了!他配合“山地之王”高仙芝在西北屡建奇功,在大唐西北军中,是仅次于高仙芝、哥舒翰这两位强将的存在。】

李隆基舒了一口气,前面的人死了也就罢了,那是没有优秀的将领,封常清够厉害吧,这下带领我大唐男儿还不把安禄山的叛军打得落花流水!

看着皇帝得意洋洋的样子,高力士就知道他肯定又忽略了天音所说的“一下奇葩操作”。在从天音的语气里,高力士察觉“奇葩”这个词应该是用于讽刺。

李隆基正想感激封常清平定叛乱有功,请诸卿共贺一杯时天音不出意外地继续打他的脸。

【但是,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唐名将被他所信赖的君王斩杀阵前,含冤而死。】

第10章 第 10 章

长生殿内的封常清没想到还能听见自己的名字,他和高仙芝一同回到长安述职,结果就听见天音说自己含冤而死。连嘴里的鹿肉都顾不得咀嚼,塞了满满一腮帮子,呆愣愣地看着李隆基。

自己竟然不是战死!

竟然不是战死!

所以三年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可能吧!三年后皇帝已经是不是疯了啊?

自己可是西北军三把手,招募一个士兵很容易,但要培养一个将才难于登天啊!随随便便就给杀了,大唐是人均哥舒翰吗?

还有那个杜甫,写那么多看到未来的诗,怎么诗中没有我呢?不至于吧,我在长安这么没人气?

杜甫察觉到封常清的眼神,有些汗颜,他现在什么都不知道啊!

高仙芝在旁边桌案,见状宽慰好友:“别急,有了天音的提示,将来这种事不会发生。”

李隆基渐渐平息了下来,慌乱无益,还是听从天音,早早打算,不管如何,要避免这一场叛乱!“封卿为我大唐鞍前马后,立下了汗马功劳,朕绝不是三年后的昏聩之人,封卿放心!”

而且李隆基自己也想不明白,封常清这种人才,不说他的功劳,就看着他能打仗,能立功,自己到底在做什么,随随便便就给斩了!

李隆基自己都想不通三年后自己在干什么。

【李隆基安排好了封常清后,安西军也同时接到了诏令,急忙返回长安。所以当封常清在洛阳同安禄山焦灼之际,西北军的第二位名将带领一部分安西军终于赶回了长安,他就是高仙芝。】

【因为西北军在千里之外的安西,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回来,所以封常清手里除了一队来自安西的轻骑外没有兵,他只能就地招募士兵。结果新招募的将士毫无战斗经验,面对安禄山的强兵悍将,封常清理所当然在洛阳大败,六万将士全军覆没。】

【随后,封常清清醒了,他面对的不是乌合之众,而是一群‘拓羯’。所谓‘拓羯’是胡族音译成汉语的说法,他们根本就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从北方草原中挑选出来的威武雄壮的汉子,然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组成的一支部队。这些人还具有丰富的实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