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 2)

的名字。两相比对也就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璘一个劲帮赵理说好话,让李隆基不解,“你又是如何跟这事牵扯上了?”难道是同鱼朝恩一样,收了好处?

“儿臣不敢欺瞒圣人,是陈家大郎来了京城,儿臣见他写得一手好字与他相谈甚欢,这才得知了这件事。”

李隆基接过李璘呈上来的丝帛,上面是陈大郎所作的诗,内容无非是赵家冤枉,请圣人明鉴等等。但最吸引李隆基的是上面的字迹,刚劲有力,铁画银钩,十分附和他对边境文人的印象,“那你怎么认为?”

“所以赵刺史本就是忠心之人,怎么可能收养回鹘种就是要与回鹘勾结呢!陈赵两家的恩恩怨怨不过是一桩小事,竟然被有心之人大做文章,叨扰圣人。更何况那两个孩子哪里能算回鹘种了,只是张得与回鹘人有几分相似,实则言谈举止,所思所想分明就是汉人的模样!而且对母至孝,赵氏女能逃脱路上那两个孩子没少出力……”

李璘还在絮絮叨叨说着什么,但李隆基并不关心,因为一个彻底解决回鹘、吐蕃的主意在他脑海里浮现。

天宝十一载,哥舒翰大军击破吐蕃国都匹播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在金城公主的劝谏下降唐,随即携王族前往长安请罪。李隆基册封册封尺带珠丹为顺义王,赐姓“李”,赐崇仁坊宅院一座。

“朕有公主,皆貌若观音,愿与卿永结秦晋之好,将来公主产下王子,得益于长安富庶之地的教养,定能君临匹播城,保我唐蕃世世代代,和睦亲厚!”李隆基高举酒杯朝尺带珠丹说道。

尽管尺带珠丹不甘心,但匹播城已经被唐军占领,整个王族的人都成了唐朝皇帝案板上的肉,现如今什么王位不王位,保命要紧,忙下跪行礼道:“唐皇公主皆温柔贤淑,我等求之不得,圣人天恩,吐蕃永远铭记!”

唐军太可怕了,原以为高原能抵挡住唐军的进攻,没想到哥舒翰进军缓慢,让唐军适应了高原的生活,这下好了,吐蕃英勇的士兵都死在了唐刀之下,吐蕃的牛羊都成了哥舒翰敬献给唐皇的礼物。如今的吐蕃比一百年前还要穷困,城墙被摧毁,佛寺宫殿倒塌,满目疮痍!

如果自己今天敢露出一丝不情愿的神色,惹怒了唐皇,那么吐蕃的百姓一定活不过寒冬!

原本有勇士反抗唐军,不是被唐军的锦衣玉食引诱,就是成了利剑下的亡魂!

还有他的妻子,大唐皇帝的女儿——金城公主李奴奴,带着陪嫁的汉人和收买的吐蕃人发动宫变,控制了匹播城。她告诉吐蕃人唐朝的繁荣昌盛,唐皇的仁慈厚爱。如果她只是一个深宫中的妇人也还好说,偏偏她和文成公主给吐蕃人带来的变化让吐蕃人对她心悦诚服,一部分低贱的奴隶竟然给哥舒翰当了内应,打开了匹播城的城门!

尺带珠丹明白,将来要在长安活着,他必须更加讨好妻子。

金城公主远没有尺带珠丹的愁闷,她终于在有生之年再次踏上了大唐的土地!原本以为自己要老死吐蕃,原本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长安。就在离开长安近三十年后,她回来了!

在无数个难眠的夜晚,金城公主看着悬挂在天际的明月,回想着自己在长安的一点一滴。大明宫的牡丹,曲江池畔的芙蓉,轻快的胡旋舞,文人骚客的诗作……长安的一切都让她怀念,如今她终于回到了故土。

尺带珠丹的儿子牟尼数着手腕上的佛珠,让自己保持冷静。他的母亲是菜邦萨王妃,心里只有她的家族,自己的儿子只是庇佑家族的工具。因而他自幼得金城公主的教养,精通汉人文学,尤其对佛教感兴趣,还请父亲准许自己改名“牟尼”。他明白,一旦吐蕃贵族大量迎娶唐朝公主,百年之后,吐蕃将不复存在。

李隆基见乖顺的吐蕃,心情大好。只要他们迎娶汉人女子,生下孩子由汉女教导诗书,很快吐蕃将是另一片汉地!想要锦衣玉食,那就生下带有汉人血脉的子嗣,让汉人的子孙去继承你们的位置!

——

“圣人有令,凡嫁吐蕃王孙者,封公主,福荫家族,父母兄弟,皆有封诰。”内侍省太监在掖庭召集宫中没有要职的宫女,他悄悄打量这些宫女的神色,估摸着能有多少人愿意听从圣旨的命令。但转念一想,她们不愿意又能怎么样,如今圣人是好言好语劝道,万一让他不满意了,那就没有现在的温言细语了。

“敢问公公,若是报了名,具体是个什么赏赐?”阿桂也在其中。不知为何,弟弟阿富被关了起来。幸好她拿出全部积蓄收买掌刑太监,而且阿富只是被牵连的,才能活到今天。她必须给阿富谋一个前程。

老太监柔声说:“姑娘报名即可,天子会亲自召见,到时再提赏赐。”

“与其老死深宫,倒不如去拼一把!”

可阿桂没有想到,不知为何,接见她们的是玉真公主。

攻陷吐蕃后李隆基便让人着手去挑选宫中合适的宫女,宗室里合适的宗室女子,准备嫁给吐蕃贵族。玉真公主得知李隆基的想法,不由得为那些苦命的女子叹息:女子这一生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自己身为公主,又与皇帝兄妹情深才有今天的富贵安稳。

玉真公主接见了报名的女子,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