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五千万美元先生(2 / 10)

一份千万美元的合同,这可比打球来的轻松。

哪怕那几个年入千万以上的核心球员对此都是颇为羡慕。

锋线,特别是中锋球员别看能拿大合同,但是他们的商业价值低,远不如后卫那般受人欢迎,他们即使想拿千万美元以上的代言,都是困难。

林少杰也没有想到,自己到达印第安纳州的第二天不是训练,而是和和耐克最后的谈判、签字。

所有人都想在季前赛之前搞定一切,耐克也不例外。

在最初的选择上,林少杰优先考虑过国内的品牌,但是排除那几个不太地道,想借着歪门邪道的手段逼迫自己签字的品牌,林少杰可选的并不多。

李拧那边是最为接近的,他们远比海外的品牌更了解林少杰在国内篮坛具有的影响力。

或许是远香近臭的缘故,或许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的缘故,李拧在重金拿下CBA的冠名权后,当然想签下林少杰了。

但是在价格上,他们就不太愿意过多的付出,在林少杰之前,他们早就开始联系美职篮的一些超级巨星。

在林少杰进入国家队后,李拧那边也是一再加码,特别是林少杰在伦敦之夜拿下震惊的54分之后,李宁翻倍的出钱。

可是......对比海外的品牌,李拧给的还是太少了,特别是在影响力上,双方相距甚远,同等或者哪怕差一点,林少杰都不介意签约国内品牌,但是差距过大之后,没有傻子会这么干的。

更重要的是,从所有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为了签下一位美职篮的巨星,李拧不光拿出过亿美金的资金,甚至拿出了公司股份来做筹码。

而面对“自己人”的林少杰,李拧只愿意掏三分之一不到的价格。

林少杰在乎钱么?

在乎也不在乎,但是当金钱能够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时候,李拧摆明了没有把自己高看一眼。

“无论美职篮还是欧洲足坛,拿最高薪资,最高代言的肯定是本土球员,这几乎是一个默认的规则。我徒弟无论实力还是影响力,都是年青一代第一人,而且他还这么年轻,你们拿出这些钱难道是在恶心我们么?”

这是当初谢政和教练的话。

“但是林少杰只是一个新星,我们给他的价格远超国内的所有球员,甚至包括太空易。”

“太空易作为内线球员,在商业价值上能和林少杰相比么?”

谢政和当初就差把手指戳在对方的脸上了,最后气急败坏带着林少杰走了。

劳伦斯带着的商务团队,跟看傻子一样的看着那个商务代表。

后者本以为林少杰那边是装腔作势,或者是待价而沽,毕竟那笔钱对于国内球员甚至太空易而言,都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但是自此以后,李拧和林少杰这边沟通不上了,人家已经拒绝了这边的任何报价,这时李拧才感觉大事不妙。

“心灰意冷”的林少杰当然只能在阿迪还有耐克中间挑选,可是分析下来,最终的选择只有一个耐克。

阿迪一直想要在美职篮插一手,但是阿迪球员存在的“被歧视”问题,以及耐克在美职篮的“一家独大”都在影响着双方的关系。

重点是耐克很识时务,他们在赚钱这件事情上,舍得砸重金。

钱出的不少,和阿迪近乎一样,更重要的是,愿意为林少杰出签名鞋,这就很厉害了。

签名鞋那是钱的事情么?

那是尊重与认可,美职篮才有几个球员有签名鞋,林少杰这个别人口中的“新星”与“菜鸟”居然有签名鞋,最终打了谁的脸,怕是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双方经过商谈之后,在确认了合约细节,差不多就要落笔签字。

当然在细节方面,林少杰这边强烈要求加上一点:

签约的品牌方必须要尊重华国的历史、文化,不干预政治,否则林少杰这边单方面解约,不用赔偿违约金。

在林少杰表露出的简单意思背后,具体的细节令法律人士都有些头皮发麻,各种措词非常严谨,耐克方面也是无奈,其他的条约都谈的差不多了,这点怎么样都要认。

当然林少杰这边也一样,如果他出现吸嘟(du)等有违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品牌方也可以单方面解决,并且追求赔偿。

当时耐克的人都有些惊讶,毕竟在细节中,连叶子那玩意都写进合约了,林少杰对自己是真的狠呀!

美职篮玩那个的太多了,甚至很多地方都是半默认的合法化了,和抽(烟)差不多。

“在我们国家,这是一件非常严肃乃至严重的事情,我们不会再这上面粗心